民国大文豪

第二百四十八章 试映会(1/2)

    经过三个月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杀手李昂就要上映了。〔〔﹝

    在这个时代,因为电影制作的粗陋,影片制作的周期比较短,有些短片几天时间就能搞定,6o分钟的长片也就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像是西游记这种需要武打和特效的电影,会花费半年时间左右。

    杀手李昂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大场面,特别是在江浙战争期间,不可能在上海租界内来一场大爆炸,那会引起市民恐慌。

    所以,电影的主要剧情就是围绕着杀手和小女孩展开。

    因为要拿到国外放映,明星电影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争取向国外的大片看齐,不能砸了公司的招牌。

    林子轩举行了一场内部的试映会。

    他邀请了上海各家戏院的老板和经理,以及新闻媒体一起观看,想听听各方的意见。

    他自己看过电影,从后世的眼光看有点奇怪,特别是和原版的杀手莱昂相比较的时候,这个中国民国版的杀手故事颇为怪异。

    从服装上看,杀手穿着长衫,小女孩穿着女子中学的校服。

    民国时期的女校校服一般是上身穿着月白色的布褂,下身是黑色到膝的长裙,脚上是麻纱袜子,配上女式的皮鞋。

    在这个时代是洋气的代名词。﹝(﹝

    到了三十年代,不少女校的校服变成了旗袍或者西式洋装。

    阮玲钰在中西女校有两套校服,一套是中式的,就是布褂和长裙的搭配,还有一套是运动的时候穿的西式运动衫。

    在拍摄中,他问过洪慎等人的意见。

    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他们不觉得这样穿着不协调,反而认为这样才能展现各自的身份。

    林子轩意识到这是他被后世的原版电影影响了,符合这个时代的才是最好的。

    另一个问题是马蒂娜的性格,她不喜欢上学,会和姐姐吵架。对生活失望。

    在中国家长眼中这是典型的坏孩子,不服从管教,这还得了。

    在民国时期这种封建思想占据主流的家庭中,这种女孩不会受到老一辈观众的喜爱。他们喜欢乖巧的孩子。

    如果是一般的中国女孩,在家人惨死之后,一定会哭哭啼啼,寻求亲戚的帮忙,但马蹄娜很冷静。她和杀手混在一起,想要自己为家人报仇。

    这种性格设定和中国大多数女孩都不同,非常的古怪。

    林子轩担心的是中国观众接受不了马蒂娜的这个性格,所以他先举行一场试映会,看看外国人和中国人各自的反应。

    当然,他并不担心这部电影会亏本。

    仅仅凭着他的号召力就能大赚特赚了,在上海,他不比梅兰方的名气差。

    而且,电影拍摄的很不错,把马蒂娜这个小女孩的坚强和迷茫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阮玲钰一个人就能撑起整部电影。

    不少剧情都能催人泪下,在表演上无可挑剔。

    周瘦绢是电影的烧友,这种看电影的活动少不了他。

    林子轩还想他给这部电影做免费宣传呢,周瘦绢在申报上写的影评很受读者的欢迎,他本身也热衷于翻译介绍国外的电影。

    他从电影一开始就感觉这部电影和以往的国产片不同,有一种新鲜感。

    杀手李昂的开场便展现了李昂神出鬼没的杀人手段,他接受了上海滩一个帮派大佬的任务,把另一个帮派大佬赶出上海。

    李昂干脆利落的杀掉了那位大佬的手下,并逼迫这位大佬远走他乡。

    整个过程台词极少,却显得气势十足。让观众觉得这才是顶尖杀手的样子。

    接下来电影介绍起这个杀手的日常生活。

    和平常人一样,李昂生活在闸北区,和普通人做邻居,喜欢听戏。就像是生活在身边的朋友一样,一点看不出顶尖杀手的模样。

    但小女孩马蒂娜的出现改变了李昂的生活,两人互相影响,改变着彼此。

    周瘦绢猜想这个剧本肯定是出自林子轩的手笔,他和林子轩接触的很早,总感觉林子轩的和文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就以早期的寻秦记为例。上海滩的其他文人就想不出这种“穿越”的写法。

    还有刊登在通俗日报上那些奇思妙想的故事,恐怕都是出自林子轩之手。

    他知道万象书局有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庞大写手团,专门进行写作,很多创意对上海文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些鸳鸯蝴蝶派的作家都在模仿。

    可以说,林子轩改变了上海文坛的创作方向,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