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世界金融与衍生品市场,从印花税中收不回来,就用不了输出通胀模型。
在北盟无法放弃出口大于进口模型的阶段,所能做的,就是对饥荒州对幽州出口粮食,视而不见。
陈粮与新粮间的价差,对汉元地位来讲,只是坏账率,是损耗。
且坏账率是可以降低的,陈粮可以酿酒,可以打成饲料,喂牲口喂鱼。实在霉的粮食,就倒入江河湖海,销毁。
因为北盟要的是粮价持续上涨,多出的粮食,会阻碍这一趋势的形成。所以,多出的粮食,就是多余的。
多余的就是饥荒州的粮食,这将加大青徐冀兖豫并,凉的饥荒。
这当然也是幽州需要的,本地没有饥荒,为何移民幽州?
北方军在战场上杀掉的敌人,没有中联储粮食政策导致的死亡的零头。
但中联储始终是以免费为人存储粮食的仁慈面目出现的,即便是投机倒把分子,用陈粮骗粮票,中联储同样厚道的视而不见。
高风亮节,仁慈无双。
随北盟势力扩张,中央联合储备仓库,开始向冀,青,徐蔓延,土豪劣绅与陈粮贩子,更是迎来了投机倒把的春天。
可这个时候,中联储与北盟产生了分歧。
因为收储的压力在持续增大,新建粮库的需求在持续攀升,为了不损害粮票与汉元的信用,收储是不能停的。为了收储,股本在一直增大,投入在持续攀升。
在收储不能停,粮库粮站与银行不停的建上,中联储与北盟意见一致。
分歧在于,中联储希望放弃继续拉抬粮价,幽州粮价两年间涨了四倍,中联储认为够了,不要再涨了。
中联储甚至希望粮价回落一些,波动一些,通过一些市场行为,拿到一些对冲利润,回补粮储销售链条与银行建设。
这在商业上是对的,却会对北盟的农业扩张,吸引移民等不利,更重要的是一旦创造波动,就会让持续升值的粮票,汉元信仰,被伤害。
中联储想要利润,想收割现有的田。北盟想要基数,想要田继续扩大,认为直接收割田地的想法是愚蠢的,挣粮食差价的小家子气是可耻的。
利润,必须通过异地汇款等银行服务,期股债券等票据交易,与衍生品渠道来收,而那需要的不是利润,而是度,度,度,规模,规模,规模。
双方有分歧,正在激烈暗战中。
竞中有合的暗战,在收储意见上一致,中联储仍在不辞辛苦的扩大收储销售链条,股东银行仍在不停的铺设银行
可与此同时,中联储也不断的让替死鬼银行出来捣蛋,不停创造小范围的粮食价格波动,扰乱社会治安。
北盟同样,毫不留情的把中联储扔出来的替死鬼干死的同时,抓捕了一批甘为马前卒的犯罪分子。
罪名无一与粮食有关,不是杀人放火的旧账前科,就是新犯的伤害,胁迫,拘禁,强买强卖等帮派分子,土豪劣绅肯定会犯的罪,统统流放海外荒岛。
可与此同时,北盟同样提前启动了建设债券,做先期债券市场探路,力图向中联储与银行说明,度与规模,基数才是根本,忍受目前的烧钱期,是值得的,黎明就在眼前,就差一点了。
中联储的股东在持续增多,股东们的家产在持续缩水,全扔进来变成了一个个银行,一个个银行一个个粮库粮站,一个又一个不停招募的雇员上了。
光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雇员开支,就让一帮地主老财惶恐不已,深怕家产会被吸干。
中联储的一群人渣与北盟的一群坏蛋,全在骂对方是王八蛋,都怕自己绷不住,而严厉要求对方绷住,故而暗战越激烈。
当然,双方在公开场合还是一团和气,融洽的很。
只有鲜于辅这号就在暗战第一线,把中联储的走狗杀的血流成河的家伙,才知道每月要朝外岛流放多少作恶多端的金融恐怖分子。
边军的清了,怎么还让小隐上南边?
朱侯抓了把桌上藤筐里的榛子,山核桃,边掰果仁朝嘴里扔,边嬉笑,打算把自家小舅子,流放了?
我是打算让他干海警。
鲜于辅也伸手抓了把核桃,壳儿一捏就开了,先熟悉熟悉地面,趁没事的时候挣点钱,省的干了海警再捞,出事了不好。
顿了顿,又道,滨海地贫,留不住人,盟内就想把近海养殖,近海捕捞做起来,以养殖捕捞带动加工,以加工带动船运,以船运带动港口。辽东一下,顺沙门群岛就直下东莱了。铁锁横江,渤海就成内海了,津门至唐山的盐场估计会越来越大,需要的海警只会越来越多。初创的时候先占个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