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到底怎么了?”
斥候支支吾吾,就是说不出话来,宋道理心中着急,根本等不得他在自己面前发泄情绪,所以不经意间有些激动了。
“曹咎让属下回来传话,说大哥已被他俘虏,让您赶紧献城投降,说不定可以留您一条生路。”
斥候低着头,说完这些话后,只觉后背发凉,宋道理会发脾气。
但宋道理只是苦笑了两声,无奈摇了摇头。
这番情况宋道理早已想到,发脾气也没有必要,不如乘早做好准备,是打是降,还要好好打算。
“吕恪,去将何清、文忠以及各百夫长找来,我有事商议。”宋道理扶了扶额头,对一旁的吕恪丰富道。
“是。”
“兄弟,你先下去休息吧。”宋道理指着斥候说道。
“是。”
左右纷纷退下,又只留下宋道理一人在大堂中。
很快,三十名百夫长与三名千夫长集合到了大堂前。
宋道理站在大堂前的台阶上,高声说道:“助我兄弟,不久前斥候来报,大哥陈胜被曹咎击败……”
此话一出,台下议论纷纷。
“怎会如此,明明我等都已攻下寿春了。”
“此事是真的,昨日我在北城墙上,亲而听见曹咎派来使者劝降。”
宋道理手一抬,示意众人安静,继续说道:“曹咎派人来信,要我等献城投降。此事事关重大,我不敢善做主张,故而请来诸位,拿个主意。”
刚刚还议论纷纷地台下众人,此时竟然没一个人敢说话。
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局势发展太快,在场得人大多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敢擅自对在这种决定前途的事做出评论。
况且,这种事原先都是核心通知层决定,这帮人根本没经历过对核心事件的讨论,水都不知道宋道理到时是不是真心向自己征求意见。
如果宋道理只是用这种手段试探所有人是否忠诚,该怎么办。
台下无一人表态,宋道理却是没想到这帮秦末人想得这么深,他只是用自己没人都有表态权力的知识,想投个票,决定这三千人的去留而已。
过了好一会儿,台下非但没人表态,连个说话的声音都没有。
宋道理摇了摇头,自己表态道:“为保诸位兄弟性命,那我等就献城投降,如何?”
这话一出,台下有些骚动,但没一会儿就又安静了。
宋道理见无人同意,又换了个说法:“那便赌一把,凭着寿春城,与曹咎决一死战,救回大哥,如何?”
“愿与都尉共进退。”此时,何清首先跳了出来,向宋道理拱手拜道。
一有人带头,而且还是千夫长,况且支持宋道理这话更能表现自己的忠诚,在场的所有百夫长都共同附和。
“属下愿听命都尉差遣,与曹贼决一死战,救回陈胜大哥!”
见这等情况,宋道理也是无奈。
一直以来,宋道理都有着轻微的选择恐惧症。
一方面,陈胜被俘,宋道理已经失去了坚守的理由,而且坚守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宋道理实在是无法直面曹咎这个自己明明很熟,但又极其陌生的老朋友、好兄弟。
如今,这三十三人帮着宋道理做出决定,宋道理也不再迟疑。
以前的宋道理面对这种情况,必然会选择保命为上。
可现在宋道理不愿再那样窝囊的活着,什么事情都要看着别人的脸色。
宋道理决定反抗,既然逃脱不了反秦势力的束缚,那就主导反秦势力。
曹咎与自己一样都是穿越者,他能在各大势力之间如鱼得水,自己为何不可。
陈胜说得没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宋道理被现场视死如归的气氛感染,举起手中佩剑,向中兄弟承诺:“众兄弟,既然决定决一死战,还望诸位全力以赴,待击败曹咎,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任凭都尉差遣!”
三十三名千夫长百夫长齐声应和,场面甚是感人。
昨晚曹咎派来的人说今日午时就会入城,说明今日他就会对寿春发起攻击。
接下来,宋道理在吕恪文忠的辅佐下,详细部署了寿春的守城工事,以应对曹咎。
所有防御工事都已准备就绪,但宋道理依旧不放心。
自己独守这座孤城,就算坚持一年,到头来依旧是死路一条。
当下,四处寻找盟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