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大翻车

第九十八章 排除隐患(1/2)

    宋道理安慰好十九,将其交到手下人身边,自己走到季陶身边,想将话说个明白。

    “大哥,我有件事要与你说……”

    宋道理还没说事,就被板着脸的季陶打断。

    “我知你要说何事,切莫再言,此事没有商议。”

    说完,季陶就要夺门而出。

    宋道理一把拉住季陶,苦口婆心劝道:“大哥,大秦灭亡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你能夺得了寿春这一座城,你能帮大秦重夺全天下这人人思变的人心吗?”

    季陶何尝不知这其间道理,说白了他是大秦的一名商人。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只知道治天下就是控制,控制百姓应该害怕,控制百姓何时勇武,控制他哭、笑,殊不知这样得来的稳定天下持久不了。

    季陶这个走南闯北的商人却见过太多严刑峻法下的冤魂,边塞外、长城下、驰道边的白骨。

    他明白大秦到底败在了哪里,他也知道大秦败的地方一时半会没有办法改变。

    但扶秦就像是一种执念,让他放不开,所以尽管季陶明白宋道理是为了自己,却依旧没办法真的走上那条反秦的路。

    宋道理见季陶沉默不语,以为季陶心中有了动摇,便继续劝说。

    “大哥,陈胜也是我的结拜大哥,他虽然有时候办事不清不楚,但确是真心待人。您若与我一同辅佐陈大哥,我愿担保巴家的地位只会升不会变。”

    一个政权的兴旺必然有他自己的利益集团,说再多为了执念的话,没有切实的利益执念只是耍流氓。

    巴家因秦而兴,秦亡必然影响到巴家的地位,宋道理这一句话用切实的利益说服季陶,不仅为了说服这位结拜大哥回心转意,也是为了能够与巴家这个大户勾搭上关系,为以后争霸天下夺得财富上的优势。

    要知道真实的秦末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被排挤道巴蜀之地,还能绝地反击,并在楚汉之争中拥有源源不断的钱财兵力。

    其中有三杰萧何的功劳,很大程度上也有巴蜀关中当地地主的支持。

    刘邦建都关中长安,有关中沃野的原因,自然也有势力在此的原因。

    宋道理本以为季陶一直放心不下的就是如此,只要自己做出保证,季陶自然会欣然答应。

    但季陶却边摇头,边哭笑道:“贤弟啊,你还是不懂我啊!”

    说罢,季陶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宋道理的肩膀,退出了院子。

    看着季陶退了出去,阿仲也跟着他出了院子。

    宋道理叹了口气,向身边士兵招了招手。

    “都尉。”士兵拱手拜道。

    “看好季陶和阿仲,将他们关进一处院子里,别让他人靠近。”

    “是。”

    “还有多加些人守在十九身边,别再让旁人接近她。”

    “季陶的人……”

    “我防的就是他。”

    “是。”

    嘱咐完,那士兵便下去了。

    宋道理走出院子,四处看了看,对守在院子门口的侍卫问道:“田臧呢,方才季陶离开怎么没见到他?”

    “禀都尉,有人来报,说城南发现吴臣踪迹,田臧县尉带人去搜了。”

    “嗯。”

    宋道理点了点头,也离开了院子,前往府衙大堂。

    既然季陶不愿合作,那宋道理也不能心软,只能将他的势力全部控制起来。

    陈胜打败曹咎来到寿春之前,宋道理要将一切可能发生的颠覆事件全部扼杀在摇篮里。

    府衙大堂内,千夫长吕恪、文忠、何清三人已经在此守候多时,等待宋道理接下来的命令。

    “都尉。”千夫长起身拜道。

    宋道理疾步走到席位上坐下,微微颔首,示意三人坐下。

    “谁知周兴哪里去了?”宋道理问道。

    文忠起身回答:“周兴在巡视街道。”

    “将他召回,控制起来,莫让他随意走动。还有在城南的田臧,一起控制起来,至于搜捕吴臣的事,文忠你一手接替。”宋道理令道

    “是。”说罢,文忠便领命下去了。

    宋道理想了想继续问道:“燕何、贾仲可曾搜到。”

    “禀都尉,城内各户人家已经搜了一遍,并未找到他们的踪迹。”何清起身回答道。

    宋道理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

    这帮人都是寿春地位不稳定因素,如果找不到他们,说不定陈胜进城的时候,他们就蹦出来来个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