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即又问:“为何你对挂帅如此不感兴趣?若不是士大夫张正道阻拦,我早就想对你下旨了。”
我拱手答道:“父皇,官场不是儿臣所向往的生活,而且家中矿山以及整修河道是重中之重,我是一刻也不敢耽误。”
“这矿山跟河道又有什么联系?”徽宗诧然。
“回父皇,我开矿的目的是为了兴修水利,疏通河道,这河道若不及早修完,恐怕日后会有重灾,殃及两岸下游百姓。所以我就以金矿做给养,补充劳工银饷,以促成河道早日开通。”
“那你为何不禀告我,我可以征调全国民夫去助你啊!”徽宗再次诧异道。
“父皇,儿臣不愿意大面积劳民伤财,苦害百姓。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循序渐进,合理统筹,用上三五年来完成此事。”
徽宗理了理思绪,黯然道:“三五年,万一这金人南下,于我大宋不利,你可如何来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里我知道皇帝已开始逼宫了!即又说:“父皇,我觉得这件事情您应该学习汉朝皇帝。他们因为匈奴隐忍了多少年,暗地里却充实国库,培养自己的马上军队和选拔能征善战,开疆拓土的将领。如果整个大宋张开了狼的牙齿,那谁还敢来犯!”
徽宗怔愣片刻,“可现在,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说这些,又有何意义?”
“父皇,中原国土辽阔,金人一旦来袭,我们可以先议和,一时有一点小损失不算什么。但在此节骨眼上,千万不可再任人唯亲,即时调整对敌战略,引进金人铁马骑射,培养军人的作战素质,让他们个个像狼一样张开自己的獠牙!”
“到那时,我们的损失就可以全部拿回来。甚至统一他们,一个强盛的大宋帝国时代就到来了。”
“父皇,大宋缺的不是人,缺的是有血性的人来治理军队,缺的是一帮金戈铁马啸西风之人!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现在着手,一点也不晚。”
徽宗一拍桌子道:“你就是我要找的人,正道多次在我面前你举荐你。说吧,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我举全国之力给你,这些人你来培养,你来整固我大宋河山!”
我的手开始抖了…非同寻常的发抖!他这是让我逆天行道,我…陷入久久的沉思中……
良久,缓缓又说道:“父皇,其实我早已开始为大宋培养军事人才了。韩世忠现在手里的将士,大多数都是从我那里受训出去的。”
“是吗,你培训了多少?”徽宗眼前一亮问道。
“大概两万人有了吧。”
徽宗再次拍起桌子,“不够,远远不够!我再给你调遣十万人马。”
我陷入了暗思中……
看来是躲不过去了,既然这样,不如给他提几条建议,就看他能不能做到了,他若真做到了,那证明这北宋尚不该灭。
理了理思绪,缓缓说道:“父皇,我有几点建议,如果您能答应,那么我定当竭尽全力去做好这些事情。”
“说来听听。”
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又说:“一、肃清宦官及卖弄技艺,投其所好,阿谀奉承之贼党,广纳良才忠言之人。”
“二、我的军事培训只受您垂直领导,就像皇城司一样,任何人不能干涉我,我不过问任何朝政大事。”
“三、我已向您推荐过主帅之人,就是韩世忠,要尽快给他实权。他是最理想的帅才,人员培训完毕,我还继续交给他轮换。”
“四、我不挂任何官职,只负责培养军队,京城的和园客栈我已买下,以后那里就做为我的联络站,我会长期派人值守那里,父皇有事情可以通过那里传达我。”
“五、我留在京城的人,不参与任何朝野纷争,我的人只可以死在战场上,不能死在任何政治斗争中。”
一口气说完五条,端起茶壶倒满,再次一饮而尽。
“父皇若能采纳我这五条建议,我可以答应为您尽快培养一支铁军出来,威力一定在铁浮屠之上。”
徽宗听完心中豁然敞亮,“来人呐,笔墨伺候!”
这时我忙又起身到大殿门口喊道:“秀儿过来。”
秀儿这时从竹林里走了过来,我即说:“跑去园子大门口,找杜杰拿把重弩过来。”秀儿点头立即跑去了。
不多会,福玉拿着重弩进来了,徽宗此时已写好五条建议,说道:“你且小住几日,我明日早朝拿去过会。你的第一条,我会尽快派遣皇城司暗中调查,一旦坐实证据,立即缉拿查办。”
我再次说:“父皇整肃朝堂,难免会得罪既有权贵。儿臣请求父皇,一定保全我和园客栈驻派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