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兴归来(1/3)

    今天大宋皇帝赵构异常开心,因为收到了屈平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经联系上了宁夏侯李昌佐,正举兵攻伐西夏国都兴庆府,另外有吴玠将军在东线的牵扯,破城指日可待。

    自从获悉屈平尚在人间,赵构就每天无比开心,又无比期盼着再获得屈平的消息。屈平可是助他成就今日的最重要的人,他就像一个小媳妇怀揣着对屈平的期盼。

    赵构三天两头地以吴贵妃的名义邀请赵萍儿和萧露进宫,想法设法地看能不能从她们那里获知屈平的消息。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赵萍儿和萧露更加思夫心切,也怀着和赵构一样的心思,每一次都以为皇上有屈平的新消息,欢欢喜喜激情满满的进宫去。

    可惜,最终大家都是无功而返。屈平竟然给家里和皇上各自仅仅且只写过一封信,后面就音信全无。

    等他回来,一定要对他耳提面命,问问他是怎么炼成的铁石心肠。

    今天赵构很开心,但开心不只是因为收到了屈平的来信,而是另一个好消息——东渡扶桑的杨再兴,就要回来了!

    不知杨再兴在日本怎么样,有没有极大的展示咱们巍巍大宋的强大,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传播中华文化,中日友好有没有更密切、更实际,扶桑友人是不是更加敬仰且向往着大宋……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们获悉这个好消息,也正热议着此事。

    “杨将军要回来了,一切都好期待!”

    还有人当场作起了诗:“想当初杨将军六千骑兵渡东海,直挂云帆笑九天,千余书生出寒门,而今归来非等闲。”

    “王大人好才情!”

    “哪里哪里,即兴之作,让大家见笑了。”

    “我大宋自取消对属国之岁俸,天下附庸倒却悉数向往,纷纷上表纳贡,真是奇哉怪哉!”

    “说明我大宋日益昌盛,这都是皇上的英明呐!”

    “是是是,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说着说着,便歌颂起赵构来。

    赵构从心里甜到了脸上,谦虚地摆摆手,说道:“树再高,也要根基厚。朕没有尔等众位卿家的倾力辅佐,哪有机会像今天这般,你我君臣在这大堂上其乐融融?哈哈哈!”

    每个人都值得被赞扬。

    李纲也加入赞颂皇上的行列,说:“我等臣子就是一艘船,皇上您就是掌舵人,好的船和好的掌舵人,就是我们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保障!”

    “哈哈,爱卿说得好极了。”赵构开怀笑道,“礼部听旨,着令礼部即刻安排迎接扶桑归来的勇士们!”

    礼部侍郎爽快道:“臣遵旨!”

    赵构又道:“吏部,对归来的学士们,优先安排职位,务必做到人尽其能!”

    “臣遵旨!”

    “户部,东渡这些将士和先生们的家属,每月抚恤金可有按时到位?”

    “回皇上,不曾半点拖欠。”

    “很好,朕心甚慰!”赵构此刻激情澎湃。

    这一天,应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为了体现皇上和朝廷的重视,迎接杨再兴回朝的隆重程度,与邵成章远洋归来之时不相伯仲。

    宋朝漕运发达,又节省人力物力,杨再兴一行人乘坐回京的交通工具理所当然是借助漕运了。

    两岸人声欢不住,华舟已临应天港。

    杨再兴与同行的将士、书生们此刻心潮澎湃,虽然心中多次设想了回来时被人们欢迎的场面,但看到眼前真实的场面,心里即震撼又温暖。

    这次回来的书生只是去时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还留在日本呢。他们回来,就是宣传帮带,让更多有志向的人,跟他们下次一起漂洋过海去传播中土文化。

    不管在日本受到怎么样的崇敬与礼遇,享受怎样的温床与佳肴,但终归,这里才是家啊!

    他们和自己一样,长着同样善良的面孔,说着美丽的话语,走着一样跌宕的道路,连心之所向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家!这就是家人!

    那场面,真是万人空巷,摩肩擦踵,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人们激烈地鼓掌、欢腾,热情地呼喊着,大宋万岁,皇上万岁!

    杨再兴不禁有些热泪盈眶,难道这就是游子的感受吗?杨再兴一时竟没听见副将牛皋与自己说话。牛皋重复了一遍,杨再兴才回过神来:“啊,什么?”49电子书

    “将军,船靠岸了,应该命令大家下船了,皇上还在岸上等着我们呢!”牛皋说。

    杨再兴这才反应过来,让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