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赵构在收到第一封奏折的时候,便回复刘琦,让他自我保重,一切以大业为重,必要时可审时度势自我权衡。
刘琦收到皇上的消息,增加了底气,一面增加保州防务,加强训练,一面研究高丽地形局势,必要时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话说赵构收到刘琦第二封奏折后,知道高丽的态度后,龙颜震怒,这个时候高丽还看不清楚形势,无异于自取死路。
赵构连下圣旨,准许刘琦必要时可权衡利弊,考虑攻打高丽。vp
这边屈平知道刘琦现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于是不再耽搁,大军起兵东征。
命岳飞、杨再兴部向辽阳府进攻,攻下辽阳后继续南下援助刘琦;命忽图剌、韩世忠部北上攻取泰州;自己率刘光世、屈突野、江伯严、汪智全等大将带着大部队先取黄龙府,再攻上京会宁。
韩世忠处事老道,有他在忽图剌身边,屈平放心。
大定府至黄龙府相距七百公里,部队带着辎重粮草步行的话,日行五十里已是极限,骑兵则可日行百里。
为了加快行军节奏,屈平征调大量骑兵在本方队伍,足足八万之众。大炮炸弹粮草全部用马车托运,比人力推运快得多。如此一来,可以保证部队日行七八十里。
半个月后,军队已经相距黄龙城不过百里。
黄龙城曾经短暂作为金国都城,还曾关押过大宋二位皇帝,因此,“直捣黄龙”一直是大宋的一个目标。虽然两位皇帝已经不在黄龙,但肯定还有部分皇室宗亲依然被留在了这里。
十一月的东北已经下起连绵的鹅毛大雪,积雪深过半胫,军队冒着满天飞雪,步履维艰。士兵们都有足够的衣物保暖,但是行军的速度免不了因为大雪被迫放缓。
刘光世哈着寒气,抖了抖身上的落雪,担心说:“元帅,这大雪满弓刀,此番浴雪奋战,肯定十分艰难。”
宋军都是来自关内,雪仗经验稀少,行军作战自然存在许多隐患和担忧。
屈突野抹掉睫毛上的雪花,说:“我军主力都来自关内,因为这场大雪,无端增加了许多变数。”
屈平将马鞭抽得“噼啪”作响,震得马鞭上积雪爆扬,说道:“没有困难,也不存在变数,只有天数!天要我大宋灭金,它就难逃天谴!”
虽然有屈平大无畏的打气加奶,众将还是心有顾虑。
江伯严道:“这冰天雪地的,河面都结冰了,城墙肯定也结冰了,将士们攻城肯定风险难免。”
“护城河结冰了好啊,我们直接用大炮将城门轰开,借着结冰的河面冲进黄龙城,直捣黄龙!”屈平说道。
被屈平这么一说,好像冰天雪地之战还占了优势,众人信心再次扬起。
离黄龙城五十里,屈平命屈突野领八千骑兵为先锋前去探路。
屈突野前行了十五里,前军一部分战马突然陷入坑洞内,洞里插满锋利的竹尖,掉落进去人马被扎成了筛子。
原来金兵在路上早就挖好陷阱,上面覆上一层薄木布叶,大雪再落在上面,掩饰得天衣无缝。
前方将士遇到了五个陷阱,损失了百十人,不敢再贸然前进。
屈突野赶紧命部队停止前进,掉头后撤。敌军在这里设置陷阱,肯定还有伏兵。
果不其然,埋伏的金兵见宋军撤退,擂响战鼓,两边伏兵汹涌地杀向宋军。
宋军且战且退。马腿虽然长,陷入厚厚的雪地里也是步步难行。
金兵步军脚踏木板,可有效防止在雪面上行走时下陷,有了这个实用的雪地鞋,步军倒与骑兵机动性不相上下了。
宋军骑兵遭受到猛烈的伏击,损失过半,活着逃回去的不足四千人。
“元帅,末将有负元帅重托,请责罚!”屈突野撤回后,跪在屈平面前请罪。
屈平扶起屈突野,先请他坐下喝杯热水,道:“现在到了敌人主场,敌人有地势之优,我军交点学费吸收些宝贵经验,也是避免不了的。”
虽然屈平说得若无其事,屈突野却满心愧疚,屈平有心送自己一个头功,自己竟然搞砸了。他端着水也不喝,内心五味陈杂。
“再不喝水就结冰了。”屈平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咱们老屈家的,更加要能受得了‘屈’!蹲得越低,是为了跳得更高嘛。”
屈突野一口气将水喝光,说道:“请元帅放心,下次末将一定让他们好看!”
“这样才好嘛!”屈平拍拍他的肩膀说。
刘光世道:“金兵已经在前方做了各种防备,有这场大雪掩盖,敌人确实是事半功倍。”
屈平说:“得道者多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