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赘婿开始

第91章 大世昌盛,也是老夫的心愿。(1/2)

    王绾是一个人老成精,近乎于活得通透的人。

    他心里清楚,秦歌一身牵扯到储位的争夺,他已经老了,这一生,不想有太大的波澜,就这样盖棺定论。

    与秦歌相交,就意味着交恶长公子扶苏,他不是李斯,正值壮年,一腔热血,想要改造这个时代。

    但是,大世昌盛,也是王绾一生的心愿。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直信仰《吕氏春秋》数十载,而不变。

    这一番话,便是他在布道大秦一事之上,对于秦歌予取予求,但是夺嫡之事,他无能为力。

    听到这里,秦歌心中很是感慨,这些人心中还是满怀理想,和王绾等人一比,他不配做一个读书人,他没有那种气节。

    也没有那种纯正的理想。

    经历了世界的繁华,秦歌的心中满是利益与肮脏,总想着算计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秦歌就在这里谢过王相了——!”

    这一刻,秦歌举盅,眼中满是笑意。

    纵横官场的老枭,而且是成为大秦丞相,数十载,这样人可谓是连睫毛都是空心的。

    一国丞相,除非是在帝王驾崩之际,要不就是联姻,否则绝对不会轻易下场。

    一国宰相,牵扯国本安宁。

    轻易下场,容易遭受到帝王的清洗,储君加上丞相,这样强大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势。

    从始至终,秦歌从未想过拉王绾下水。

    与李斯合作,这是有利无弊,而若是和王绾合作,则是利大于弊。

    这一点,秦歌心知肚阴。

    不到万不得已,秦歌绝对不会招惹这些丞相等关系到帝王大权的臣子,有道是从下而上,有时候往往也能够拥有无法预料的效果。

    “这一盅酒,老夫替大秦学子敬祭酒——!”

    王绾举盅,神色凝重无比,他想要的治世以及大秦文化大兴的事情,他已经老了,无能为力,他在秦歌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布道大秦,这是绝世计划。

    若是计划成,秦歌毕竟会在文道之上比肩孔夫子,成为大秦双圣之一。

    “王相,这巍巍大秦,万千国人百姓,总是需要有人孤独前行,既然秦歌正巧遇上了,那么秦歌义无反顾!”

    对于布道大秦,可以说是秦歌活着的目标之一。

    将酒盅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然后秦歌告辞离开了。

    王绾终究是大秦丞相,他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王绾都是。

    他能够帮助自己,这本就是一个惊喜。

    .........

    “相夫剑,回府!”

    “诺。”

    点头答应一声,轺车隆隆,向着府中而去。

    风轻轻吹来,让秦歌心头更为冷静,他心里清楚,布道大秦的计划,首要便在始皇帝的肯定,其次便是夫子学宫的建设与培养足够的夫子。

    轺车之上,秦歌在思考启蒙之书。

    这个时代,读书是被垄断的,想要读书,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小。

    这是一个阶级相对固化的时代,除了杀敌立功,改变命运之外,贫寒之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读书识字,基本上全部都被世族掌控,成为了他们的专利。

    而想要布道大秦,就需要建立夫子学宫,打破这种文化垄断,让寒门之中也有机会读书识字,也有机会改变命运。

    心中念头闪烁,秦歌只觉得压力山大。

    特别是对于大秦帝国越发了解之后,这种无力感与压力更为强大。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近乎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之中,一直到大秦帝国,这个天下全部都是贵族统治。

    由此可见,贵族势力的根深蒂固,与强大无比。

    而秦歌想要布道大秦,其本质就是要挑战贵族统治,将这一阶级彻底葬送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从而借机催生官僚政治。

    而在中原大地之上,官僚政治在隋唐之际诞生,在宋阴清成熟。

    而此刻还是一切制度荒蛮之时,正是贵族制度的巅峰之际,大秦帝国本就是贵族制度的最后的荣光。

    提前千年催生出官僚制度,这一条路极难。

    在这之前,秦歌建立大秦学宫,只不过是与三大阶级为敌,而此时此刻,秦歌方才清楚,这根本就是自己在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时代。

    这一战,要么贵族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