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52.破晓战歌(2/3)

大自己,二者他的骑兵完全可以绕过关锦防线从西边进犯,届时长城虽长却无险可守,处处都可能受到攻击。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罗刹人在这次东征中获得足够的好处,他们定会卷土重来,甚至会诱使红毛夷从东南袭扰商船,劫掠城镇,就连消失已久的倭寇和南越猴兵也会伺机作乱。”

    左战故意危言耸听,把明朝周边的隐患一股脑的列举出来,这让那些即将燃起的将星们异常激愤。不过他们不敢驳斥小皇帝,而是将矛盾对准了要跟罗刹人讲和的孙承宗,只听曹文诏抱拳说道:

    “卑将是个粗人,有冒犯之处还请尚书大人见谅。去年我与黄将军千里奔袭建虏老巢就没有携带给养,我告诉将士们打胜了仗就有饭吃,打败了要么战死要么饿死,可他们没有一个胆怯的。如今外敌入侵,有什么好谈的,先打出去再说。卑将请命率部下从宣府一带进入草原,直插敌人的后方。”

    去年他们率领的是拱卫京师的四卫营,如今已经改名为勇卫营,统一佩戴黑色虎头面具,是明朝真正的骑兵军团,由黄得功和曹文诏分别指挥。这位黄闯子本就脾气暴躁,他见曹文诏主动请缨,自然不甘落后,紧接着说道:

    “圣上,自勇卫营改建以来,卑将便与曹将军立下誓言,谁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这一年来将士们一直在演练新的战术,又调拨了大批量的火器,战力早已今非昔比。卑将也请命出战,从山海关出击驰援义州,缓解敌人的攻势,为主力部队完成战略包围争取时间。”

    孙承宗被两人挤兑的不轻,一张老脸犹如碳烤,但他毕竟是军中前辈,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显示出极好的涵养。左战心知自己这位恩师的窘境,替他解围说道:

    “孙爱卿老成谋国,罗刹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是想跟我们拼命,只要双方陷入相持他们自然会主动求和。何况自军事革新以来还从未遇到过统一使用火器的强敌,此战正好可以检验皇家陆军的真实战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甚至要放下身段向自己的对手学习。

    至于皇太极,军机处即刻下令让他的主力在原地休整,那些被俘的科尔沁族人由他亲自押送至宁远。如果他不服从调度,那么狼子野心将昭然若揭,届时我们再动手也不迟。”

    这次会议一直到寅时才结束,最后决定派黄得功和曹文诏各率一万勇卫营从宣府秘密出关,以犄角之势插向罗刹人的后方。孙传庭、卢象升率六万皇家陆军从山海关出击,争取在两个月内到达义州。袁可立、毛文龙的水师沿着辽河驰援沈阳,宣传皇太极的卖国行径,防止他偷袭辽、沈。

    天色破晓,雄鸡引吭犹如战歌嘹亮,鲜红的旭日就像一面旗帜挂在东方。小皇帝的雄才大略和必胜的信念感染了所有的出征将士,个个神采奕奕,斗志昂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将军们更是求战心切,心如猫抓般瘙痒难耐。

    此时左战和众臣们正在承天门检阅出征的将士们,步伐虽然不如仪仗队整齐但满脸可见杀气腾腾。这是军事改革的一部分,所有出征队伍必须接受天子检阅再开赴前线,目的是激发将士们的斗志。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

    北风萧萧,易水不寒。将士出征,沙场铁血!等到最后一支军队驶过承天门,左战疲惫的倚在城墙上稍作休息,旁边的戚昌国和俞定边几次想搀扶都被他阻止。为了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繁荣,他杀过很多的人,将来还会杀更多的人,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你要战,便作战!中华儿女期望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

    等到身边的文武群臣各自散去,左战屏退左右后对问道:

    “你准备好了吗?”

    戚兴国知道皇帝问的是锦衣卫的特种作战,上次在辽东锦衣卫便沿用燕云十八骑的建制不断在敌后进行袭扰,截获了大量的情报,策反了一批汉人将官。虽然未能给予敌人正面的重创,却改变了战局的走向,加快了胜利的步伐。西南平叛时这种特种作战更是发挥到了极致,生擒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完成第一次斩首行动,战绩载入史册。

    此时一支由二百人组成的特种部队业已到达德胜门,只见戚兴国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陛下,锦衣卫集合完毕,恭听圣训!”

    左战提起最后一丝力气,振臂高呼道:

    “这次作战非比寻常,不能简单的以战役的胜负断定输赢。朕要了解这支罗刹兵的火器配备情况和战术打法,必要的时候可以与他们建立雇佣关系,实现西征的夙愿。你们到达义州后先处决那些奸细,然后自行寻找战机,一定要帮容师偃坚守至大军合围之日。”

    戚兴国领命而去,左战疲惫的坐在龙辇上休息。此刻他很想去乾清宫,那里是他唯一能感觉到温暖的地方,再世为人的他已经有了娇妻爱子,谁不想陪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何况张嫣和扣月出现在他最艰难的时候,那种灵魂的碰撞让左战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