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扬剑啸啸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夏姬问农(1/2)

    夏姬想学种田,是想将自己以前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现代农业知识与古代种植现状结合,看看能不能找到改进的地方,如果不能提高产量,饥荒和穷困状况难有改善。陈国的农作物产量如此之低让她看到了改进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

    夏姬将身边的几个侍女都招了过来,问道:“姑娘们,你们谁种过水稻?”

    这时夏蝉站出来说:“回夏夫人,我在家种过水稻。”

    夏姬对她说道:“好,你以后就是我的种田师傅。”

    “主子,奴卑岂敢当主子的师傅。”夏蝉吓得忙说到。

    “夏蝉,能者为师,你不用紧张。”夏姬安慰她道。

    “是,主子。”

    “你先说说如何种的水稻,从施肥、播种,到收割,一项项说。”

    “好的,主子。每次收割完后,就要烧荒,烧荒的目的一是可以让田地更肥沃,另一个目的是烧死杂草的种子和虫卵。”夏蝉说道。

    “这就是所谓刀耕火种吧?”夏姬问道。

    “主子,就是这个意思。烧荒后第二年春季,就犁田、放水,然后播种。”

    “等等,直接在田地里播种?”夏姬问道。

    “是啊,主子,将稻种放均匀撒播在田地里。”

    “不是要育种、育秧,然后插秧吗?”夏姬问道。

    “主子,您说的不是我们陈国的做法。”夏蝉说道。

    “那要是撒的种子没发芽、烂在地里怎办?岂不是要荒废?”夏姬说道,心想难怪产量低,如此粗放型生产。

    “主子您说得不错,许多种子撒下去不发芽,这与撒种子后的天气有关。烂在地里的种子占很大一部分,这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突变的坏天气,全部烂在地里的时候都有,这样就只能重新播种。稻种发芽后就会自然生长,当长到筷子的高度时就给稻田放水淹至一半的位置。”夏蝉继续说道。

    “为何此时放水?”夏姬问道。

    “因为水稻的苗和草是同时生长的,但是稻苗的生长速度要快于杂草,也就是说比杂草高,此时灌水就将草淹死了。”夏蝉回答道。

    “哦。”夏姬记得小时候看到的稻田可都是整整齐齐、没有任何杂草的。

    “杂草淹死后禾苗就长得更快了,到了夏季就会抽穗、扬花、结稻,快到秋天时就可以收割了。”夏蝉又说道。

    “你是说放水淹草以后一直到收割就不用管了?不用施肥料了?”夏姬记得中学生物课时学过农作物施肥,什么氮磷钾——叶果茎的知识,即氮肥催长叶子,磷肥催长果实,钾肥催长根茎,不过古代没有化肥,施肥也许是没有条件吧。

    “是啊,主子。让禾苗自己长大就行了。”夏蝉说道。

    “那田里的水什么时候才干?”

    “一般到扬花时就没有水了,但地还是湿润的。”

    “哦,我明白了。”

    夏姬听了夏蝉说的这些,总结出水稻产量低的原因:火耕播种而不是深耕插秧的原始农作方式造成土地板结和肥料不易被根系吸收,而且撒播种子而不是育种的方式造成烂种、施肥不够。

    夏姬又想到:由于是播种,田地里不能浸水,因而稻种发芽与杂草发芽是同步的,而如果用育秧后再到水田里括插秧的方式,草籽在浸水的稻田里没有发芽的环境,因而从一开始就没有杂草的产生。

    夏姬忽然想起现在是青铜时代,农具在没有铁器之前没有铁犁,深耕无从谈起;昂贵和稀有的铜除了打造急需的兵器和作为货币,没有理由让其成为大量使用的农具。再说铜的硬度比铁低,不太适合做农具。

    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增加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就成了夏姬需要面临的问题。夏姬让姜鹿在夏府另外一处郊外行宫——竹苑的后院内开出同样都是一亩的两块地出来种植水稻,一块用传统的方法种植水稻,另一块她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试验种植,收割时再做比较。

    解决土地不能深耕和肥力不足的问题,小块土地可以用人力来解决,但是显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夏姬做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做可以推广的方法,想到的办法是利用生物方法来改善,也就是放养泥鳅,这样既可以让它们来松土,还可以增加肥力,泥鳅还可以食用改善生活,一举三得。

    但是夏姬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能不能实际操作,还得在掌握泥鳅习性的条件下才能成功。

    夏姬又将夏蝉招来,问她知不知道泥鳅。

    “知道啊,主子。我抓过泥鳅。”夏蝉说道。

    “那你知道稻田养泥鳅吗?”夏姬问道。

    “主子,您的意思是稻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