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唐新生活

第146章 南山爽园(1/2)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

    唐代的南山即指终南山,大多数时候,又特指位于长安正南的一段。作为与长安联系最密切的山,虽然与长安相距足有五六十里,但只要不是阴晦天气,长安人举头南望,即可见此山。

    浪漫的唐代长安人,自高祖李渊于武德年间在南山建宗圣宫、终南从此成为道家仙境以后,最喜爱的度假方式,便是遁入南山,一来可以避暑让寒,二来也可寻仙问道。南山五大谷、百小谷之中,皇家别院、权贵庄院、文士雅园比比皆是,与数目众多的道观佛寺一起,成为南山著名的景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自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的这首《终南山》历来被人称之为南山写景之冠,杨青记得虽不全,这第一句倒没记错,一时不解南山为何又名太乙,便出声询问身边的司马川。

    “这是因为西汉元封二年曾于大峪口祀太乙神、建太乙官,故南山又称太乙山。”司马川在此生活了数年,对南山的典故风景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所以但凡杨青有所询问,无不随口答来。

    胡国公的南山“爽园”位于沣峪口内,风景最是秀美。杨府的马车队总共四辆,经过一天的跋涉,终于在日暮前堪堪赶到了。

    秦娟跳下马车,上前两步来到杨青身边,仔细端详夫君的面色,关切的出声问道:“夫君,赶了一天的路,可有什么不适么?”

    杨青叹了口气:“娟儿,你不要这么紧张好不好,我好得很。”

    秦娟温柔笑道:“还逞能,昨晚上医师不是说您体内仍有余毒么?”

    说话间爽园门前等候已久的一个中年妇人已经迎了上来。

    “小姐!”

    “郑妈。”秦娟甜甜一笑。“好久不见了,我可天天想着您做的腊肉和熏鸡呢。”

    “早给小姐备下了!”郑妈脸上乐开了花,又急急忙忙的对杨青蹲身下福,“这位就是姑爷吧,奴婢怠慢了!”

    杨青在路上便被司马川告知,如今常年在南山为胡国公打理“爽园”的正是这位郑妈,当年是跟秦夫人一起陪嫁过来的,虽未被国公爷收入房中,可一直也是秦家说得上话的实权人物,而且为人敦厚热情,当年对司马川也一直照顾有加。

    不敢以主人自居,杨青恭敬的还了半礼,又说了好几句恭维的话,把郑妈哄得更是心花怒放。

    “川哥儿,快跟阿汉阿南进去,赶一天的路,又天寒地冻的,累坏了吧?”郑妈一边陪着杨青秦娟走进爽园大门,一边回头招呼。

    张南提着两个大包裹,笑嘻嘻的紧跨两步,凑到了郑妈身边:“郑妈,大黄可好?还跑得动么?”

    “哎哟,可不得了!”郑妈一说起这个,眼睛里都是笑意,“就是想出去野,可又没人带它,现在整天的拖着人往门外拽,昨天还咬烂我一件衫子呢!这回你跟阿汉来了,可要高兴死他了!”

    商汉在后边听得哈哈大笑:“怎么不见它出来?”

    郑妈掩嘴一笑:“怕它吓着姑爷,锁起来了。”

    杨青听得兴趣大起,搭话道:“就是岩溪说过的那条狗么?放出来看看!”

    郑妈闻言很是惊异:“姑爷也喜欢狗?”

    “喜欢!”杨青想起后世小时候,姑姑家也养过一条狗,和它感情很好。

    郑妈欣喜的点点头:“那就好!我们爽园里边啊,个个都很喜欢它呢!”说罢一扭头,朝里边高声喊道,“小庄!把大黄带出来,让姑爷看看!”

    很快,一阵兴奋的“汪汪”声在后边响起,一条结实的大黄狗飞快的跑了出来,后边还跟着一个颇为吃力紧拽绳索的小厮。

    张南见到大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将包裹往商汉怀里一塞,快步朝前迎去。

    任凭大黄的舌头在自己脸上舔来舔去,张南高兴的笑道:“好家伙!长这么壮了!明天就带你进山玩去!”

    在张南的喝令下,大黄很快认下了杨青。眼见这大狗虽长得小牛犊子一般恐怖,但却聪明懂事、对人又亲热善良,就连一直躲在后边不敢上前的湘儿,也被兴奋的铃铛拉着上前摸了大黄一下。

    山里的居住条件肯定是比不上长安的,但若论起吃喝,南山爽园里的山珍,找遍长安也未必都吃得到。

    早就知道小姐和姑爷在年节要来爽园小住的郑妈,这几天一直都在寻思张罗。园子里几个后生的身手,虽然比不上商汉张南,可也是靠山吃山长大的,常与山中的猎户来往,或多或少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