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崇祯

第四十四章 情报分析(1/2)

    范府宅院深深,后庭歌伎抚琴吹箫,好一派热闹景象。

    席上,范府管家陪着诸多来客推杯换盏,其乐融融。只是,作为主人的范永根和作为贵宾的佟图赖却不在其中。

    他们半途离席,此时正在后花园的密室里。

    而且,密室中并不止他们两人,竟然多达十余人。

    这其中,除了崇祯皇帝口里的八大晋商家族主事之人外,还有各地晋商在京会馆的几位负责人。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中任何一人,在权贵云集的京城里,也算有一席之地。

    若是放在京城商界,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京城有言:晋商富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而作为晋商中的佼佼者,在场众人哪个没有千万之资?

    这些人虽然分属山西各地,却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家族都有从事边贸生意,都和建奴打交道做生意。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纳了投名状的人,和建奴在一条船上。

    值此京城戒严时期,他们却冒着一定的风险聚集在一起,显然是另有所图。

    “诸位,范某先抛砖引玉,把这几日和佟世子所了解的情况跟大家汇报一番,然后大家补缺拾遗,摸清朝廷的真实意图。”

    作为主人,范永根站起来对众人说道。

    原来,这是一次交换情报并分析情报的会议。

    怪不得他们要聚在一起,共同为“卖国理想”而奋斗。

    “九月二十三日,睿亲王和成亲王分别突破墙子口和青山口,十万大军兵屯牛栏山。

    崇祯小儿大骇,以至于昏厥。醒来之后,京城在二十四日开始史无前例的戒严,无论何人一概许进不许出。

    这期间,他一次性罢免四位内阁重臣,起复过去罢黜的部分朝臣,进行一系列的人事任免并号召天下勤王。

    同时,缉拿厂卫王德化、王之心、骆养性、吴孟明等人,给厂卫大换血,意图重振厂卫。

    时至今日,宣大总督卢象升进驻昌平,西北悍将曹变蛟进驻西山大营,其余勤王队伍尚在路途中。

    以上这些,就是范某所掌握的情况,具体如何待会请佟世子点评,下面请诸位畅所欲言?”

    范永根把情况介绍完,缓缓落座,等待其他人发言。

    大明朝廷千疮百孔,朝廷许多布置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况且,有些事情还是明旨发放,朝廷邸钞上都有。

    当然,这些情况在场的每个人也都基本知道,属于大路边的消息,不足为奇。

    “诸位,鄙人这里倒是有一份最新的秘密情报。”

    见无人起身,八大晋商中黄家在京城的主事站起来,环顾众人,得意地说道。

    八大晋商皆山右人,以贸易往来张家口,和建奴交易。

    这其中,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同时也有竞争。

    竞争的核心,就是提供大明的情报邀功媚奴。

    “黄掌柜,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你就别卖关子了?”

    佟图赖知晓这些晋商的能量,他们能说秘密二字,那必然及其有价值。

    也因此,他心急难耐,出声催道。

    主子吩咐了,黄掌柜顿时不敢怠慢,他俯身朝佟图赖一躬,表示领命,“据宫里传来的消息,原天下兵马勤王总监军高起潜已被凌迟处死,大部分朝臣都不知道此事。”

    什么?

    不同于范永根所讲的大路边的消息,黄家主事的话,顿时震惊了诸人。

    众所周知,高起潜胆小怯弱,又是大明朝廷主和之人,这样的人做监军,朝廷的意图很好判断。

    可是随着他的死去,尤其是被凌迟,事情就变得诡异起来。

    说起来,自崇祯登极以来,十一年中,大清已经四次入塞,三次直逼京师城下。

    前三次,虽然大明朝廷每次都和大清有交战,可战斗都不是很激烈,大明朝廷的打算也只是驱逐了事。

    可现在,结合之前的种种消息,众人都有不妙的感觉。

    难道大明朝廷准备孤注一掷,和大清来一场决战?

    不得不说,商人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从高起潜之死,他们能联想翩翩并推断出朝廷意图,堪称厉害。

    “可知由谁继任高起潜的职务?”

    佟图赖脸色凝重问道。

    “目前尚未得知。”

    黄掌柜摇摇头答道。

    佟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