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崇祯

第七十三章 最佳内阁(2/2)

    剃头跪着活下来的东林大佬们,做了奴才也忘不了对温体仁的恨,一定要痛斥他的奸邪,颂扬东林的忠贞。

    于是,他们在编撰的明史中,把温体仁塑造成了崇祯朝第一奸相。

    但问题是,人家没有什么让他们好说的呀。

    没关系,东林的正人君子们有办法。

    首先,你陷害东林大佬就是奸人,就是奸相。

    虽然,温体仁陷害的东林大佬都在鞑清的屠刀下活下来了。

    其次,说温体仁媚上,谄媚崇祯皇帝。

    可他娘的问题是,首辅听皇帝的话,这不是政治正确吗?

    纯属没事说事!

    而对于温体仁的精明干练,他们就不说了。

    其实不用他们说,想想就知道。

    温体仁能稳坐内阁首辅这么长时间,与他过人的办事能力是分不开的。

    平心而论,作为首辅,如果只有逢迎的本领,而不能为皇帝排忧解难,是难以得到皇帝长期宠信的。

    据记载,当时内阁代崇祯皇帝起草谕旨时,碰到刑名钱谷一类专业问题,因为头绪繁杂,其他内阁大学士都是一筹莫展。

    而温体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于胸,从无差错。

    这就是真本事了。

    所以在他死后,崇祯皇帝还追谥为“文忠”,视其为大忠臣。

    而王应熊,东林正人君子们只能在他生前骂骂他,死后他们就不敢骂了。

    为什么?

    因为人家死得太壮烈了,让东林忠臣们无地自容。

    大明凉凉后,鞑清入主中原,东林忠臣们忙着剃头称奴才,而被他们骂做王八的王应熊,却散尽家财,一个人拉起了队伍跟建奴干。

    最终,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壮哉!

    后永历皇帝赠太保、建极殿大学士,谥号“文恪”。

    说起来,两人谥号都有文,这可是对文臣最高的评价了。

    可就是因为都跟东林党做争斗,他们最后都被抹黑得不成样子了。

    “陛下,前首辅温体仁业已抵京,现在行人司廓舍洗漱安歇。”

    正思虑间,宫内小黄门进来禀告。

    “快快传召!”

    说曹操曹操到,崇祯皇帝蓦然大喜,心急难耐吩咐道。

    紧接着意识不妥,老东西一把年纪了,车旅劳顿,一路奔波,恐怕骨头都散架,他柔声说道:“让温爱卿好生休息,再传召。”

    “诺!”

    小黄门口里应诺,内心却是禀然,悄声退出,亲自到行人司等候温体仁休息好。【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