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谋之君还记

正文 第九十九章 一句良言(2/3)

脸的表情相当的精彩。从这也不难看出这绝顶高手也不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在门口傻站片刻不见人出来,就冷着一张脸走了。

    一直等在花园的朱桢见只有朱归一人,忙问:“太子呢?”

    朱归并未回朱桢的问话,而是气鼓鼓的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为朱桢报不值道:“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在他们眼里义父始终不值一提。”

    听到他的抱怨朱桢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坐下开解道:“难免的,二十几年了,人是人非怪不得谁。”自从完颜烈伏法后,朱桢开始学着释然,也懂得了凡事不是斤斤计较就可计较的来得。

    这话更让朱归生气了,用力一拍石桌站起身气道:“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您,您是他的叔叔,他如此、、、、、、”

    “子钰”

    这话一出,朱归立刻感到背后凉飕飕的,把将接下来的话也咽了回去,扭头冲着陆珏十分尴尬的笑笑抱拳道:“太子殿下。”

    陆珏回之一笑并未计较什么,抬手抱拳与他还礼道:“朱兄”。而后走上前深深一躬道:“侄儿见过叔父。”

    也许朱桢此时就是要看陆珏是什么态度,大齐太子向他行礼也就没有阻拦,等他礼毕后才问:“京中来信,可是有什么异动?”

    他是少年将军王,在金国被囚二十几载,如果没有能力也活不到今日,京中来信他会知情陆珏并不吃惊。他并未隐瞒回道:“皇上已经突染重病已经昏迷数日,宫中急召我回京。”

    “事出突然,你会不会觉得里面有诈,毕竟京中那几个也不都是省油的灯。”提醒完后,斜眼注视他的表情变化。

    只见陆珏低下头拧眉似乎陷入深思,忽的他抬起头一副求知之态问道:“不知叔父如何看。”比起京中那几个,朱桢才更让陆珏忌惮。此时的他并不强求他可全心全意,只是想一试他的态度因为对于此时的陆珏而言,少一个对立就是少一个劲敌。

    当年自己受多人追捧,如今就连得人信任都是一件难事,朱桢讥讽一笑,站起身走到陆珏对面,眼神锐利似刀,淡淡一哼道:“谨慎是好,但防人过度也许只会适得其反。”

    原来自己的态度一早就被他洞悉,陆珏脸上的尴尬稍纵即逝。也就开门见山道:“我已经决定回京了,总是逃避也不是解决的办法,是非是过我想直面面对。”顿了顿又问:“叔父是否与我一同回京?”

    朱桢垂下双眉,紧紧握住陆珏的肩头道:“凭我能力想得帝位轻而易举,你不必费心思将我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囚徒生涯一度二十几载,我丢的东西并不是高位强权就可以弥补得了的,我现在只想做个世外之人懒散度日而已!”

    此时的陆珏并没有去分辨他话的真假,而是看看肩上的手,也卸下防备道:“分别二十几载,我想皇帝也想兄弟重逢。”

    “兄弟相逢。”谁知朱桢却冷哼一声,用异样的眼神看了陆珏一眼,走出凉亭仰看天空,一朝旭日已经移至正午,他轻轻一叹道:“我不想再去惹人猜忌去了,当年被囚乃是皇家糗事,既然洛王已因叛逆夺位被诛,如再回去一个岂不又是风云!我还是不回去了。”

    陆珏神色遗憾道:“我想皇上一定会遗憾的。”

    朱桢笑着摇摇头,斟了两杯茶,一手一杯递给陆珏一杯,待他接过道:“以茶代酒,祝你马到成功万事顺利。”

    “谢皇叔。”陆珏接过后,就直接一饮为尽先干为敬

    朱桢饮尽茶水后似想到什么提醒道:“有件事你得记住,朝堂之上他人不好说,但这几人还是可信的,姚公止、马承乾、韩绍,老王爷朱成治,大理寺少卿姜焕。”

    听到最后一个名字陆珏不由一愣,略为惊讶的看着朱桢,道:“姜焕可信。”

    朱桢坐下来,莫名一笑道:“为何不可信,不管以前他是谁的人,至少对你是不会有二心的。身为帝王要学会掌控、利用,不能只一味任命忠良,一些奸险小人有时也是会有大的用途。”

    长者之言多是经历,句句至理陆珏自然会记在心间,拱手作揖深深一躬道:“侄儿谨记,谢叔父良言。”

    朱桢托住他的手臂让他起身道:“宫中事事危难,叔父与你岳父不在身边,不能事事给你意见。这样”他直指一旁的朱归继续道:“归儿你们见过数次,脾气虽然冷淡,功夫已在我之上,有他在你的安全我们也会放心!你有了难事有他在,他也知道在哪可以寻到我。”见他有了推辞之色,在陆珏还未开口之前先道:“我知道你想推辞,不管你是何猜测,我绝无恶意。”

    话已经说到这一份上,陆珏也就不再矫情点头道:“谢叔父。”

    朱桢豪爽一笑,招呼朱归上前事事嘱咐后道:“归儿你要谨记,太子以后就是你的主子,一切以他为重明白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