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原联军再次被打退的话,你以为他们那地方还有多少元气让他们继续损耗下来?”
白起说这话的时候,立场是完完全全的站在梁冀这么一个郡守的身份上来说的这话。
通过甘茂搜集到的信阳郡主账本上,白起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信阳郡主的账本上,清楚的记录了她这一年手下产业的收入,再加上甘茂另外查到的一些信息。
信阳郡主一人一年的收入,就可以比得上一座县城的年收入。
而江夏郡内的县城就算是加上江夏城,也只有五座县城。
江夏城现在的财政之前的话,还算得上一座重镇,但是现在光看财政的话,也就那样。
所以这靠着这五座县城的财税,养着一千五以上的主战老卒,再加上日后说不定这主站老卒的数量还会更多。
这对于江夏郡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等到这次大战落幕之后,主战老卒的军备费用,将会成为梁冀这位江夏郡守头疼的一桩事。
首先按照现在来看,这次大战落幕,若是中原联军再次落败,那么他们的元气就会大伤。
之前的大战,已经让中原联军不少国家因为大战的失利而国破家亡,所以哪怕是这次的大战仍然取胜,他们能够在南离取得的战利,对于他们来说只会是杯水车薪。
何况,要是真能从南离身上取得一些利益,那么也只会是像赵魏韩三国一样的国家分大头,剩下的那些中原诸国只能吃上面三国吃剩下的汤。
这场战役,获胜,只会壮大赵魏韩三国,其他的中原诸国,聊胜于无的战利而已罢了。
但是要是输了的话,那么可就不一样了。
上一次的大战,赵魏韩三国纯属就是派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军队来参战,最后落个失利对三国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这一次的中原联军里面赵魏韩三国的军队可是充当着中坚力量的,起码魏武卒和北海水师这两只在天下都有一些名气的精锐都派了出来,要是全部留在了这片战场上。
那么对赵魏韩三国的战力,也会是一个巨大的削弱。
更何况,这次的大战,南离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是会输的。
之前对付中原联军的话,南离国内说不定还有一些不确定,但是在与北艮国做了交易之后,换来了北艮国的铁骑支援。
现在来看,对于这次的战役,南离的目标只会是怎么赢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输?不可能的。
这一仗赢下来的话,那么至少可以换来江夏郡二十年的平安。
二十年的平安,这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时代的接替了。
先不提二十年之后怎么样,就光说梁冀。
二十年之后,他可能会在江夏郡守这个位置上呆二十年吗?
不会的,他梁冀又不是个庸才,二十年的时间,他早就可以升官调离江夏了。
这是远看的。
要是近看的话,南离赢下这场战役之后,梁冀是很难像李义府一样获得军功直接有了升官的机会的,所以他还是要在江夏郡守这个位置上坐上一阵子的。
没有军功,就代表梁冀要靠政绩来换来自己的升官发财。
但是和平年代的时候,仍然每年要掏出一大笔军备费用来养着在和平年代派不上用处的主战老卒。
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吗?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亏本买卖。
所以等到了战役落幕,对于梁冀来说,这一千五以上的主战老卒,只会是成为他升官政绩上的负担。
这个烫手山芋,他巴不得早点扔出去。
只不过是一个时机而已。
要是现在开战的时候,这些主战老卒会是梁冀和江夏城的一道护身符确实不假,白起要是现在问梁冀要这些人的话,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等到了战争结束,说不定不用白起开口,光是白起白天在郡守府表露出的那个意向,就会让梁冀上杆子的来主动邀约白起,然后将这些主战老卒交在白起的手上。
听完了白起与自己有些没有耐心的解释了一通之后,司马错这才反应了过来,脸上顿时就挂上了一抹欣喜之意。
这可是一千五以上可以媲美南离一线军团的士卒啊,对于司马错他们这种将军来看,这等的助力,比任何的金银财报都要来的实际。
心中之喜,完全掩盖不住。
白起冷冷的白了他一眼,撇了个嘴,无奈的说道
“你这家伙,现在开心个什么劲,怎么?就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