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无比,完全是可以养的起这支有着强横战力的南离龙骑的。
可,这要是换了一个帝君呢?
在那位南离武帝驾崩之后的后续两代南离帝君执政的时期,倒是并没有对龙骑的庞大军费开销多说一些什么,反正在他们看来,龙骑的战力实在是强大到了一个极点,这支军队的强大对于南离帝国只会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付出一些军费而已什么的,他们自然是接受的起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在最开始的那两代离帝执政时期,龙骑并没有任何军费的缩减,反而的因为这两位帝君的一些命令,给予了龙骑又是增添了数笔军费的开销。
然而好景不长,在这两位帝君先后驾崩之后,第三位离帝一经登基,便是当着无数大臣的面,在公开的场合表达出来了自己对于龙骑的不满。
因为这位离帝是一个典型的尚文不尚武,饱受儒门文学浸染的帝君,所以在这位帝君看来,军费的开销越多,这个天下也就将会变得越乱。
可能在这位陛下的眼中看来,正是因为先帝们花费庞大的钱财用在军队上面,所以这也就才造就了天下始终战火不休的原因。
而一旦到了自己这里,只要自己将战火熄灭,只留下一些足够用来自卫的军队,那样的话,就已然是够了。
这般的如意算盘,在这位离帝的心中可谓是盘算了个明明白白的,明显这就是看的出来,在这位陛下的眼中,自己只要主动停手,并且将军队缩减的话,那么这个天下就是会迎来和平的。
也正好,这个思想是在一位在当时国力天下无双的君主身上,再加上彼时他手中的权柄是完全足以让他对这个天下的格局进行影响的。
所以他在登基没过多久之后,便是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命令。
大幅度缩减军费的开支,完全没有任何提前知会商量的情况下便是独断的选择了撤销了数支军队的番号。
就连当时的主战级别军团也难逃这一灾祸,被这位君主接连的撤销了多达整整五支主战级别的军队,并且在并没有给予多少银两的情况下,便是将这些士卒将校们驱除出了所在的驻地,责令其回到家乡。
这已经是蛮横无理的举动了,试问这条命令,除去那些愚忠分子以外,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接受呢?
毫无疑问的,在这条命令一经面世之后,便是遭到了朝中文武百官们的阻挠。
对的没错,不止是南离的将领们,就连是当时的南离文官们,对于这条命令的面世都是抱以绝大的不满。
甚至于当时的六部衙门联合了丞相,干脆的选择了封驳了这条新君登基以来的第一道命令。
这可就不同寻常了啊。
要知道封驳这种事情,虽然说六部官员联合丞相,是有这个权力的,但是基本上数千年的南离帝国历史里面,出现过封驳君令的次数,是绝对不超过五次的。
除非是那种着实是忍受不下去的乱命以外,这些前朝官员们谁又会选择硬着头皮跟君主去顶牛呢?
君即是天,君权天授这些思想早就已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们的脑海当中变得根深蒂固了起来。
除非是乱命,倘若是一条并不是很实际的军令,或者说还是会有一些坏处的,但是只要影响不大,这些官员们都是不会选择走上封驳这条路子的。
因为做出来这件事情了之后,他们身为官员就已然是站在了君主的对立面啊,封驳什么的,这可是在打自家君主的脸啊,这种事情,谁会敢去做?
尤其还是在打南离帝国这么一个国家君主的脸,这个天下能有这个胆子的人,那简直就是屈指可数吧?
更别提最直接了当的就是,一旦是选择了封驳,那么身为君主,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这些封驳自己命令的臣子们,一一记在心中的。
好家伙,被自家的君主一直记恨在心中,这日后的仕途生活可怎么会好过呢?别说是仕途了,说不定自己在后来的有一天都是有可能会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人给抹了脖子这也并不是说不准的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封驳,是不会被他们使用出来的,他们是有这个权力不假,但是这个权力的一经使用,其后果,可是需要他们去承受的。
尤其还是,他们那一次的封驳,封驳的还是新君登基以来的第一条昭告天下的君令。
第一条昭告天下的君令竟然就遭受到了群臣的封驳和不满,好家伙,这件事搁谁身上谁又能够受的住呢?
所以说很奇葩的局面就由此而发生了,虽然说被封驳了君令,但是这位离帝却还是压根不放弃的选择了拉拢了几个腐儒充当自己的亲信,并且对他们个个都委以重任,最后,还手写了几道君令,盖上了自己的章印,让这些腐儒们各自领了一张,去往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