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一抹不悦。
三国大祭司,明明这一代的时候他可是最有希望坐上去的,可是谁能够想得到,那个早就被认为提前出局的魏国,竟然以那个新君的身份,直接便是抢下了三国大祭司的这个位置。
惊讶众人?
不,这对于赵韩两国而言,都是让他们措不及防的一件事。
老太监也是知道自家大王对于三国大祭司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所以他这也就是想着开口对此解释一些。
“大王,您莫要如此,那魏王当年,不过是凭借侥幸才能蒙混过关,坐上那个位置,若不是因为他的侥幸,坐上那个位置的,本就应该是您。”
可是谁知,赵王在听到老太监如此的拍马屁之后,面容非但是没有一丁点的喜色,反而是有些不满的看向老太监。
“侥幸?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若是大祭司的身份都能以侥幸获得的话,那这个天下,是不是也会被人侥幸的窃取不成?”
赵王心中有些不平了起来。
“寡人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寡人,也并不需要你这个老东西在这里说这些话,争不过,便是争不过,那魏王,本就是有着不错的才能,呵,不过即便是寡人与他争不过一个大祭司的身份,可是剩下的事情,那家伙可就未见得能够争的过寡人了。”
赵王冷哼了一声,随后,他有些不快的眼神,再度看向火炉。
早在多年之前,这位赵王刚刚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
赵魏韩三国,在那个时候,赵魏两国,是近乎在同一时间段更换新君的。
上位之后,这一代的赵王便是展现出来了自己的马背功夫。
光是御驾亲征,这一代的赵王到现在为之都是不下五次。
并且这五次的御驾亲征,这位赵王身先士卒,对敌军重围发起冲锋的战役,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这一代的赵王,之所以能够花费极少的时间坐稳赵君的位置,极大部分的原因,差不多都是因为自己的马背功夫。
没有什么,能够比新君御驾亲征,获得胜利更加的稳固人心了。
不过三十多岁的赵王,现在的修为,却已经是九品,虽不是九品上,但是作为君主却能成就九品。
纵然是放眼整个天下,也就只有像是西坤王朝的那位坤帝能够压上他一头吧?
中原诸国的各国王上们,有着些三四品的修为,都是少之又少了,更别提,九品之境。
靠着九品的修为,这一代的赵王在战场上简直就是如同天神下凡,在己国的士卒眼中,这一代的王上,简直就是他们的心之所向。
而与此同时的,这一代的魏王呢?
手无缚鸡之力,可是却胜在勤勉,魏国上下近乎事无巨细的都会经过他的批阅,而有关于军队的开支,他更是主动的削减宫中的经费,并且对于吴起这种年轻一辈,这一代的魏王更是极其夸张的提拔。
吴起才多大的年纪?
可是却已经是成为了魏国一方军队的军主。
而之所以会如此做法,其原因,不过就是因为想要给予魏国的人才们,看到一些希望。
先代魏王殇的做法,实在是让魏国的人才们为之心寒,所以纷纷远走他乡。
而这一代的魏王,则是要尽快的让本土人才们,看到自己,看到魏国皇室对于人才们的渴望,而也正是如此,吴起,自然而然的便是被当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同像是坐了火箭一般,年纪轻轻,便是身居高位。
并且这一代的魏王,更是兼任了三国大祭司一职。
之前南离锦衣卫就曾经调查过,赵魏韩三国每年都要前往泰山祭祀。
而究其原因,这便是赵魏韩三国的皇室隐秘。
而每逢祭祀,赵魏韩三国都是会由一位大祭司带领而去。
而这个大祭司,便就是三国大祭司。
这一代的三国大祭司,便是,魏国王上。
三国大祭司的重要性与否,恐怕整个天下也就只有赵魏韩三国能够体会得到,毕竟对于其他诸国来讲。
泰山祭祀,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不感冒的事情,更别提是什么大祭司了。
而在这一代魏王崭露头角之前,原本认为最为火热的大祭司人选,其实便是如今的赵王。
可是,事事总是不能如人愿。
魏王被选中,赵王,则是只能落寞。
大祭司的人选尘埃落定,可是赵王与魏王的隔阂,也是自那之后,便是产生了出来。
老太监沉默不语。
揉了揉额头之后,赵王轻笑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