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山河

第一百零四章榆辽战役(3/4)

缩、减小现象。

    1940年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指示:进攻平西、太行区之敌均可能转而进攻北岳区,晋察冀边区应立即准备粉碎敌之“扫荡”的作战,党政军民应切实配合,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主力应集结适当位置,准备坚决消灭一两路进犯之敌。井指示第129、第120师积极配合作战。

    1942年11月9日,日军第110师等部及伪军共1.4万余人,首先重点“扫荡”第1军分区所属地区。易县、大龙华、王安镇、涞源、插箭岭之线日伪军由北向南,保定、满城日伪军由东向西,相互策应,企图压迫军分区部队于狭小地区,进行决战。

    1942年11月10日,晋察冀军区下达反“扫荡”的作战方针和部署   。12日,针对日军大肆烧杀与破坏的行动,又指示:主力在不妨碍机动原则下仍可分散一部(不超过1/3的兵力)坚决打击敌之烧杀企图。

    1942年11月9日,由涞源、易县、保定出动之敌6000余人,连续合击管头、银坊、黄土岭和神北等地。12日,敌合击扑空,即在当地烧杀后分路撤退。此时第1军分区集结第1、第25团,乘机进行截击。敌一路800余人,14日由吴家庄向苑岗撤退中遭到截击,死伤一部,该敌在飞机掩护下突出重围,向管头退去,途中再遭第20团截击,伤亡甚大,逃回满城。

    1942年11月13日,完县、唐县等地日伪军出动2700余人,向第3军分区所属地区进犯。11月14 日,定襄、东冶、五台日伪军约2600人分两路向阜平及其西南地区迫进。日军东西两线策应,合击阜平以北的台峪。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及第3、第5军分区指挥机关和第2、第3、第6团等部队在敌合围圈即将形成之前转移外线。16日,日军合击台峪、张家峪地区。未能转移出去的游击军艰苦奋战,司令员王溥、政治部副主任郝玉明牺牲,部队伤亡100余人。

    1942年11月18日,合击台峪之敌从王快进占旱平城。21日,由大营经神堂堡、吴王口之敌,和由五台经台怀、石咀、龙泉关、下关之敌,也会合于阜平城。日军占阜平后,由阜平中心区向外,由周围各据点向内,对第3军分区所属地区连续合击,反复“扫荡”,残酷烧杀破坏   。

    1942年11月21日夜,第2团选派30余人袭入党城,以手**袭击日军宿舍,日军惊慌失措,枪炮射击彻夜未停。26日,第1军分区便衣4名潜入保定,以手**袭击日军正在举行会议的剧场,引起日军惊恐。侵入根据地之敌于25日分路撤退。

    攻克阜平县东之王快镇敌据点时的我军前线指挥所。

    攻克阜平县东之王快镇敌据点时的我军前线指挥所。

    至1942年12月3日,日军大部退出北岳区,但在阜平、王快、党城、曲阳之线,留驻1000余人,继续建点修路,企图久踞。为迫退深入阜平之敌,拔除敌占据点,彻底粉碎日伪“扫荡”,12月9日,晋察冀军区组织第2、第3、第4、第6团进行阜(平)王(快)战役   。

    1942年12月14日21时,第6团向东庄之敌发起猛攻,第1营攻克东庄北山堡垒3个,冲入村内,日军反扑夺回堡垒,毙伤日军170余人。第4团向阜平之敌展开攻击,第2团、游击军一度攻入党城和灵山。21日王快之敌130余人押送100余驮子军需品,行至王林口被全歼。

    1942年12月26日,平汉路宣村地区伏击战,炸毁日军列车及所载汽车14辆,重炮3门。27日,由阜平东庄北犯之敌1200余人,在罗峪、土门遭袭击,死伤140余人。留驻之日军被迫于1941年元旦起先后从阜平、东庄、王快撤退。到1月4日,持续55天的反“扫荡”基本结束,晋察冀军区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自身伤亡1382人。

    1942年10月25日至11月上旬,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等部约4000人,“扫荡”晋西北第8军分区和第3军分区米峪、娄烦一带,遭到当地军民打击。12月中旬,日军抽调驻晋南的第37师、驻晋东南的第41师各一部,配合驻晋西北的独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及第26师各一部共2万余人,准备全面“扫荡”晋西北。

    第120师预料日军必来报复,积极准备反“扫荡”。10月30日,该师奉命组建晋西北军区,11月7日在兴县李家湾举行了军区成立大会。晋西北军区辖直属军分区及第2、第3、第4、第8、雁北等6个军分区。

    1942年12月14日起,日军各路相继开始对晋西北地区进行全面“扫荡”。敌5000余人从太汾、汾离公路据点出动,北犯第8军分区米峪镇地区;敌4000余人从离石、柳林出动,进犯临县地区;敌6000余人19日从岚县、奇岚等据点出动,进攻兴县和保德以南地区。至12月23日,日军侵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