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公里,日本在这里秘密设置大口径炮,准备在对苏开战时,直接把炮火打到对岸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和封锁结雅河而设置的。
爱辉要塞
“第六国境阵地”即爱辉要塞,是北部正面的核心阵地,以西岗子工事为依托,附有潮水、二站等阵地,形成三角形防御体系。其中,潮水距西岗子10公里,二站距西岗子直线距离15公里。
霍尔莫冿要塞(胜山)
“第五国境阵地”是北部正面战区右翼阵地群,是在孙吴县沿江乡所修筑的军事工程。此处要塞日本兵幸存者战后回忆录记载,为了工程保密,工程完工后,一次屠杀中国劳工3000多人,当时场面极其血腥,日本人为其立碑,安慰亡灵。
四处要塞中国劳工人数不详,但在法别拉日本人为残害致死的中国劳工“立碑”纪念,现还存在,也是唯一一座。日本关东军在黑河修筑的所谓北部正面阵地,纵向50公里,横向100多公里,从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各阵地之间,无论是火力还是兵员,都可以做到互补互防,各要塞都有较好的通信设备和电力保障,通过这样的配置,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各阵地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也增强了自身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8)、虎头要塞、
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阵地,虎东山、虎北山为其两翼前沿阵地,成钳形以南北线呈护卫阵势,虎西山、虎啸山两个阵地位于猛虎山主阵地西面,为猛虎山后方第二线阵地。
虎头要塞1934年~1939年完工。巨大的军事工程,征用劳力十多万人,共用时六年。据虎头要塞五十三名幸存的日本士兵,战后冈崎哲夫所著的《日苏虎头决战秘录》记载,由于要塞设施大体完成,谎承举行完工酒宴,用酒菜酬劳他们,所有劳工被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的洼地里,用重机扫射,尸体堆积如山,只有少数侥幸逃跑外。
(9)、富锦要塞
富锦要塞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富锦市管辖。富锦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距离中俄边境较远,但是由于富锦市紧邻松花江,在铁路未开通之前,松花江是苏联进攻佳木斯、哈尔滨时最快捷的途径,而富锦市是其必经之路,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富锦要塞修筑时间1938年开始,附属工程修筑至1945年日本战败仍然没有完成。据日方记载修筑要塞劳工,大部分是南方战场的战俘,少部分是从关外各地诱骗或抓捕来的市民和村民。主体工程完工后,为保密2万多劳工全部灭口,无一生还。解放后,寻找到22名富锦外围修飞机场跑道的幸存者。
(10)、凤翔要塞(兴山)
兴山要塞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鹤矿集团青山林场、鹤岗市林业局阵地山一带。1932年动工~1939年完工。要塞修筑劳工人数不详,只有一位幸存者,其余都灭口。
(11~12)、庙岭要塞、半截河要塞
互为一体的半截河、庙岭要塞,始建于1934年2月~1937年未,位于黑龙江省鸡东县境内,向阳镇南5公里处问阳南山之中,南起鸡东县境内的青狐岭庙,北至密南部分的蜂蜜山,正面宽120公里,纵深11公里,分布于完达山脉丘陵地带。修筑劳工、死亡情况不明。
(13~15)、绥芬河要塞、鹿鸣台要塞、观月台要塞
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东部与东宁县北部中俄国境地带,边界线长26.4公里的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要塞是三位互体要塞。
绥芬河要塞位于现绥芬河市,修建于1934年至1937年,正面宽约12公里,纵深8至15公里,阵地面积180平方公里。
鹿鸣台要塞位于东宁要北部,绥芬河要塞南部,修建于1938年至1939年,阵地面积84平方公里。
观月台要塞位于绥芬河要塞北部,半截河要塞南部,修建于1938年至1939年,正面宽约19公里,纵深约20公里,阵地面积380平方公里。
(16)、东宁要塞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宁镇。始建于1935年春天至1939年,修筑要塞劳工从东北、河北、吉林榆树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还有一些是中国战俘,前后共有17万名劳工参加了东宁要塞的修建。它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10多公里。
工程保密性较强的称“特种工”,主要用于从事边境军事工程或各大厂矿企业的重体力劳动,特种工是必死工,有51000多人被残害致死。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