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

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帅(2/3)

奎此时没有说“将军”二字,“刚才我说过,朝鲜平安道靠海的四郡山上有不少汉人结寨自保,其中两处最大的寨子便是由我东江镇以前的军将管辖着,其中管辖铁山郡的便是东江镇的老人,以前毛大帅麾下赫赫有名的三游击之一的曲承恩”

  “他带着约莫五万户汉人到了山上,建了不少寨子,朝鲜的土地本来就贫瘠,这还是在山上,如何能养活这许多人?于是曲承恩便时不时带着部分精壮下山劫掠”

  “一开始朝鲜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普通的农户他们也不在乎,不过后来由于大旱、大寒,铁山郡的农户纷纷逃亡到南边,曲承恩他们只能向城池进军”

  “这下便惹恼了此地的朝鲜大员,此人叫金自点,原本是朝鲜国的工曹判书,哦,相当于大明的工部尚书,这几年被派到平安道做统领西北兵马的都元帅、观察使”

  “金自点立即派兵镇压,可怜曲承恩原本也是一员骁将,可在饥寒之下也不是朝鲜人的对手,最终被赶进了山寨,如今金自点的大军还围着寨子,前几日攻打得很是急迫,建奴过来了他稍稍缓了一下,这建奴刚刚败走他又开始攻打了,听说寨子里面的人已经开始……”

  “开始什么?”,尼堪赶紧问道。

  “开始吃人肉了!”

  “啊?!”

  尼堪大惊,不过在座的诸位却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走!”,尼堪一把将沈世奎拉了起来。

  “将军,去哪儿?”

  “还有哪儿,铁山郡!”

  “啊?”

  ……

  尼堪带着四十艘大船,沈世奎、沈志祥带着二十艘东江镇的水师船只出发了,一路上,尼堪让人用黑麦做了大量的窝头。

  驶入朝鲜近海后,尼堪突然问道:“沈大人,朝鲜王国的水师船只主要在哪里?”

  沈世奎一愣,眼下不赶紧去铁山郡救助汉民难民,问这些作甚?

  “大汗”,这时沈志祥却开口了,他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精壮汉子,脸上一直带着一丝不可捉摸的微笑。

  “朝鲜王国的水师分成东西两路,号称东海、西海水师,分别在国境东西两边,其中尤以西海为重,而西海的水师又以京畿道、平安道为重,朝鲜王国如今与日本交好,东边、南边无甚要事”

  “而西北边的平安道与大明、建奴接壤,自是重中之重,京畿道的水师护卫王京,也是须臾马虎不得,不过…..”

  “不过什么?”

  “呵呵,大汗,京畿道的水师已经被您的水师灭掉了”

  “哦?那平安道的水师都在何处?”

  “嗯,主要在义州、铁山、宣川三地”

  “那汉人的寨子?”

  “说是在铁山,实际上已经是朝鲜王国龟城都护府的辖地,那里四处都是大山,连朝鲜人自己都很少在那里耕作,铁山也就是一个名义,实际上指的是铁山郡、宣川郡、义州牧北面、东面的大山区”

  “那汉民想要出来就难了”

  “不难,大汗你看,那条大江便是从山里流下来的,朝鲜人叫大宁江,汉民的寨子多在大宁江附近的山上,铁山郡附近的大山也有一条江河从郡城附近流入大海,不过那处山上却是由另一人掌管着”

  “哦?”

  “此人叫王承鸾,也是东江镇的老卒,不过与曲承恩相比,此人却是玲珑的多,与朝鲜官府相处的也好一些,不过由于粮食缺乏,也是艰难得很……”

  “开始攻击!”

  沈志祥的话还没有说完,尼堪却下达了攻打停在大宁江江口的的朝鲜板屋船的命令。

  “大汗,您这是……”

  沈志祥的声音有些颤抖,尼堪却笑道:“我需要那些板屋船”

  接下来的几日,尼堪并没有去曲承恩的寨子,而是让孙佳绩的船队从大宁江江口开始,一路向北扫荡,等达到鸭绿江口附近时又俘获了约莫百艘板屋船,由于有“光海君罪将、罪卒”桨手的投靠,尼堪俘获这些船只倒是一帆风顺。

  做完这些,尼堪带着舰队大摇大摆开进了大宁江。

  ……

  龟城,朝鲜王国西北都元帅府邸。

  一位约莫四十出头的朝鲜文官正端坐在官椅上听取手下军将的汇报。

  “……,如此一来,我国西海的水师就全完了……”

  这位文官却神色若常,似乎王国西海一带的水师船只完了他完全不在乎。

  正跪在地上汇报的那位将领见状不禁咳了一声,“大人,我朝鲜王国疆域广阔,物产丰富,船只没了再建就是,就是……”

  那文官皱了一下眉头,“就是什么?你也是堂堂的三品武官,为何如此吞吞吐吐?”

  一个三品的武官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