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1591章、外贬(2/3)

大泽国的农事、工艺等等,一门心思的寻思着如何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到大泽国本身的农事、工艺里,以方便自己完成长生牌的分支任务。

  而他回到方府之后,则会继续修炼武曲桩和武曲剑诀。

  毕竟这两门功夫总归是他在这个世界里的安全保证。

  他原本是打算让张元明带一批道兵到京城来的,结果遇上公主赐婚这事,也不敢让道兵来了。

  毕竟,现在还不知道皇帝陛下怎么处置他呢,如果要将他下天牢什么的,那些道兵来了,反倒麻烦。

  自己一个人从天牢里逃出来倒也轻松,以那些道兵现在的实力,压根就不要想逃出去。

  如此一来,方小悦甚至于连翰林院都没去了,请了病假,一门心思蹲在家里,没事调教一下方尚鸥,或者给厨子指点一下厨艺,剩下的时间则是全力以赴的修炼武曲桩和武曲剑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是两个月时间过去,到了四月。

  而这个时候,皇帝陛下的处置终于来了。

  吏部来人,通知方小悦前往吏部报道,接受新的任命。

  居然没将自己抓入天牢?….方小悦有些迟疑的到了吏部之后,才发现问题所在。

  自己的新任命居然是绿原省赤土郡穷水县县令。

  自己被外调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皇帝陛下对方小悦抗旨不遵的报复。笔趣阁

  直接一杆子就将方小悦从翰林院修撰的位置上直接打落到一个县的县令上。

  这对于任何一位有志在官场拜相入阁的年轻官员来说,无疑都是一件极为残酷的事情。

  这几乎就等于说断绝了拜相入阁的途径。

  想要从县令爬到内阁去,这难度太大了,无异于衔沙填海。

  至少在大泽国立国之后的两百多年历史里,还没有出现过一位从县令爬到内阁去的官员。

  更何况,京官外调升一级,翰林外调升三级。

  方小悦这非但没升官,反倒降官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品阶没有降,还是从六品。

  也就是说,他应该是整个大泽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从六品官衔之身当县令的官员。

  当然,这些都还好,最要命的就是方小悦清楚的知道,这绿原省地处大泽国西北,大半都是荒漠戈壁,气候变化多端,并且西北之外的游牧民族频频入侵,可谓是兵荒马乱之地。

  到这样的地方去当官,基本上可以说是前途无望,形同发配。

  实际上每年都有大量举人被吏部选为西北的官员,其原因就是进士老爷们打死都不愿意去西北吃沙喝风。

  说白了,进士老爷就算是辞官不就,回到家乡,也是响当当的士绅老爷,家乡父母官也要敬仰三分,不缺吃不缺穿,何苦去那苦寒之地吃苦受累,一个不小心犯了病,将命丢在那边,就真的是哭不出来了。

  因而也就只有想当官想疯了的举人,才会接受吏部的选官。

  当然,实际上,就算是那些举人去了西北当官,里面也有很多人最多一年时间就辞官不干。

  毕竟那样的地方,远不是富饶之地可以相比的。

  说白了,西北最好的县都只是下县罢了。

  去这样的地方,当县令,或许连山南省的一个巡检都不如。

  很显然,皇帝陛下之所以让吏部给方小悦选了这么个位置,无非就是两点。

  其一就是报复方小悦,断绝他的官场之路,让他就算是去地方当官,也没有什么发展机会。

  其二就是,如果方小悦回心转意,愿意接受赐婚圣旨的话,那么依旧可以回去翰林院。

  毕竟兆阳长公主这段时间可是将皇帝陛下闹得有些难以忍受。

  实际上第二点,方小悦刚进吏部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太监守在旁边,说了一些含湖不清的话。

  但方小悦却能够从其中听出含义来。

  可让那小太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方修撰压根就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很快去接受了任命,取了新的官凭,离开了吏部。….对于方小悦的这个反应,皇帝陛下和长公主的反应是各有不同的。

  皇帝陛下听了之后表示,此人自断前程。

  而长公主听了之后,则是立马派身边的太监王西儿去了一趟方府。

  结果,王西儿倒是被方小悦笑呵呵的迎了进去,但王西儿也没能从方小悦那里得到半点回心转意的话语。

  等到王西儿回到长公主府,将所见所闻一说,兆阳长公主也只能恨恨的咬了咬牙。

  没法,像这种压根就不在乎自己前程的家伙,就连长公主也没有办法。

  总不可能去逼着皇帝老子将对方下监狱吧?

  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