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说来话长

卷一 少年多奇遇 第67章 宁王别院的早晨(1/3)

    早些时候。

    归云镇东南宁王别院。

    宁王世子玉成安还在呼呼大睡,下人却早已在门口候着了。

    这时,一个身穿锦衣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这人看上去四十岁上下,身材极为挺拔,走起路来也是龙行虎步,气质慑人。

    他路过的地方,下人纷纷跪倒,脸伏于地,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瞥向男子。

    “王爷安康!”

    没错,此人便是这别院的主人——大益宁王玉子晋。

    宁王走得不快不慢,脸上无喜无悲,径直向着世子卧房而来。

    世子房门前侍立的下人,神色明显有些慌张。

    “王爷安康!”

    下人们均跪倒在地,神色恭敬。

    “世子还在休息?”

    宁王的声音颇为低沉浑厚,一听就知是内功极为深厚的高手。

    “回王爷,是!世子还未醒来。”距离宁王最近的下人应道。

    “你们守了多久了?”宁王问道。

    “卯初便来了。”下人答道。

    “世子是几时回来的?”宁王继续问道。

    下人一怔,旋即有些支支吾吾。

    “说!”宁王眉毛一皱。

    周围的下人尽都吓得五体投地,先前说话的下人更是哆哆嗦嗦地回应道:“世……世子是卯时三……三刻回来的。”

    “卯时三刻?”宁王冷哼一声道:“那岂不是夜不归宿?”

    下人们都哆哆嗦嗦不敢回应。

    宁王玉子晋并非是普通王爷,而是大益唯一的一位世封亲王!

    玉子晋的祖上,乃是百余年前跟随益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九王”之首宁亲王玉中安,亦是益武帝玉中成的亲弟弟。

    皇族血亲加上军功卓著,原本益武帝的意思是想要封玉中安为“一字并肩王”,以示恩宠。

    但是玉中安则表示天下新定,需要皇权高度集中,若是自己与皇帝并肩,难免惹人非议,也会导致一些前朝遗老产生不臣之心。于是自动降了一等,成了大益鼎鼎有名的宁远王。

    天下平定后,人民就需要休养生息。

    宁远王玉中安知道,自己若是再手握天下兵权,只会遭皇室嫉妒!即便兄长武帝玉中成不会,那各位皇子呢?

    思前想后,宁远王在幕僚的建议下,直接上书交出了天下兵马大权,又问武帝要了云州一州的土地。

    至此,宁远王一脉便在云州安定下来。

    原本这个故事只到这里结束的话,便没有了后来宁亲王一脉,大益江山便极有可能在武帝一统天下三十年后再次分裂!

    那是大益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平东王之乱!

    九王之一的平东王颜徊,在二皇子长途的怂恿下举兵谋反。

    已经六十高龄的宁远王重掌天下兵权,在江玄大侠的帮助下一鼓击溃了平东王的叛乱部队,成功解救了益文帝玉长迎。

    此役之后,文帝颁布诏令,将宁远王玉中安封为宁亲王,世袭罔替,永镇江山!

    到了玉子晋这一代,虽然名义上仍旧是宁亲王,但实际权力却远不如当初。

    这也是老祖宗玉中安的要求。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作为靠武勋立家的宁亲王玉中安不但是开国元勋,又曾拯救国家于危难,在民中的呼声已经超越当初的益武帝。此时若还敢掌控实权,“功高震主”的罪名就再也摆脱不了了!

    于是玉中安留下遗训,不让后世子弟于朝中为官,只做个闲散王爷便好。

    但当年平东王之乱却也给大益日后一分为三埋下了祸乱的种子。

    玉子晋的正牌妻子宁亲王妃,乃是当今大益皇帝的亲妹妹。

    在宁亲王妃的建议下,益帝便将大益最强大的官方门派交给了宁亲王。

    而这个门派乃是当初江玄大侠所立,为的是辅助皇帝治理天下、福泽百姓。

    这个门派名为——

    玄甲卫!

    没错。这就是当初玖儿之所以听说归云镇东南的大宅子属于宁王后,敢直言断定与假药案无关的理由。

    因为当今宁亲王殿下,就是玄甲卫的主人。

    “你!”宁王指了指离他最近的下人道:“进去把那臭小子给我拉起来!”

    下人忙道:“王……王爷,小……小小,小人惶恐!”

    “有什么好惶恐的?”宁王不悦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