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楚霸王

第124章庆功宴会(2/3)

通,这是第八条!”

    “陈友谅分不清是非,而主公凡是对的就以礼奖励,凡是错的就依法惩处,这是第九条,文胜。”

    “陈友谅喜欢虚张声势,用兵不得要领;而主公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都信任您,敌人都惧怕您,这是第十条,”

    “主公有这十胜,对于击败陈友谅,就没什么难的了。”

    刘伯温滔滔不竭的说着。

    朱元璋听着,不由笑开花。

    项羽听着无语,刘基你这是抄作业。

    其他人听着,大骂不要脸。

    ……

    许久之后,众人退下。

    朱元璋看着地图,构思着地形,思索着下一步的作战方针。

    “义父,下一步当如何?”

    朱元璋问道。

    项羽说道;“北方防御为主,江北的一些领土,可适当让给张士诚;在东边对张士诚防御为主;至于西边进攻为主!扩大招兵,扩大军队数量,胜负就在这几年了。胜利了,一切好说;失败了,什么都不用说了!”

    “好!”朱元璋说道:“还有什么!”

    “重点防御南昌,也就是洪都;还有重点防御安庆,安庆若是沦陷,应天必然不保。上一次陈友谅大意了,丢了安庆。下一次,未必会大意,我们不能指望运气一直好,不能指望敌人还会犯错误!”

    “下一次出手,陈友谅必然会谨慎,步步为营,不断威逼金陵,舍弃冒进。到了那时,就是拼消耗,比耐力的时刻,所谓的奇谋,奇袭之类,用处也不会太大了!”

    朱元璋沉默着。

    莫要看,刚才庆功会上,他说的意气飞扬,把陈友谅贬低的一文不值。似乎伸出一个手指头,吹上一口气,就是能灭掉陈友谅。

    可那是为了鼓舞人心而已。

    这一次交战,陈友谅损失了不少地盘,军队伤亡在八万多,至于朱元璋也是损失了四万多。

    按照战斗损失计算,这一战算是大捷。

    可是,这样的胜仗,他打不起。

    这样的胜仗,连续打上三五次,他就会兵力枯竭,财力枯竭而亡。

    最多一年修整后,陈友谅就会率军南下,稳扎稳打,进攻金陵,舍弃奇谋,而靠着庞大的实力横推。

    那时,北线退守为主,将一些区域让给张士诚;在东线,浙江东部也是防御为主要。

    集中主力,对决陈友谅!

    这场大战当中,要侧重经营两个战略要点,一个是安庆,一个是洪都。

    安庆北靠群山,南临长江,东西临湖(河),且位于长江弯道处,水流相对湍急,没有任何一个方向是平坦开阔的,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安庆,都是相对困难的,因而安庆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其次,安徽段的沿江城市中,只有安庆位于北岸,其他的基本上都位于南岸,并且无险可守。

    太平与南京近在咫尺,池州虽然地形也比较险要,但是城区离长江主干道相对较远。

    安庆段水面相对较狭窄,勉强还可以封锁江面。

    而到了下游,随着水面的日益宽阔,根本难以封锁江面,如果没有水军在江面上阻挡,船只可以在江面上畅通无阻。

    陈友谅一旦拿下安庆,就可以从水上运输兵力,攻击沿江的各个城市。

    安庆若是失手了,朱元璋也彻底完蛋了!

    在安庆失守的情况下,能保住应天府,简直是老天爷保佑。

    上一次胜利,主要是陈友谅大意。

    可不能指望,这一次陈友谅依旧大意。

    至于洪都(即南昌),也很重要。

    南昌城,缩于长江以南,而控驭长江两翼,从东西两翼分别威胁武汉、南京。

    在南昌城的外翼,联结九江、湖口。

    九江,在陈友谅手中;湖口,在朱元璋手中。

    九江的西翼因为背后庐山,它的军事地位相比湖口而言,更加的具有优势。

    湖口背翼因为地势稍微平坦,它的战略价值要略逊于九江。

    …………

    激战之后,双方都是进入修整期间。

    朱元璋消化着胜利果实,正在为下一次大战,做着心理准备;陈友谅在舔着伤口,也在正军备战。

    虽然死第一次交战,朱元璋略胜一筹,可自身损失额不少。

    陈友谅损失较大,可根基尚且存在,战斗力依旧是强大。

    陈友谅依旧是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