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楚霸王

第295章伐赵灭韩(第二更,求订阅)(2/3)

暴君。

    若是在幼年时代,当了秦始皇的老爹,义父等,倒是可以把秦始皇教育过来,就好似《捡到一个秦始皇》。

    只可惜,他不是秦始皇的爹,而是秦始皇的儿子。

    秦始皇性格已经养成了,宽容而狭隘,自信而自卑,骄傲而自大,他身上有着很多明君的优秀的品质,可他身上又是欧很多昏君的特点,暴君的特点。

    不知不觉,思虑渐深。

    时间流逝,浴桶中的水也渐渐凉了起来。

    “公子,可要再添热水?”屏风之外,躬身等候的宦官问道。

    项羽道:“不必了,我已洗好了。”

    说着,从浴桶中走出,擦干净身躯,有宫女上前,开始服侍穿衣,片刻后王侯冕服,丰神如玉的少年。

    ……

    咸阳宫内的大殿上,文武朝臣跪坐两列。

    “郑国渠建成已有数年时光,六大仓早已装满。近日来,赵国边境异动,胡人来犯,这正是攻打赵国的最佳时机,”秦始皇说道。

    尉缭上前道:“赵国太强,齐国太富,楚国太大。欲要灭赵,先要灭韩。此战可声东击西,不断削弱赵国,趁机灭韩国。”

    就在这时,其他众人也是开口,说着灭六国计划。

    计划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这个计划是阳谋,各国的智者都能看破,却是无法破解。

    秦国的成功,仅仅是因为商鞅变法吗?

    不是!

    商鞅变法,能成功,主要是秦国地利优势。

    在秦国与六国交战中,秦国并非是屡战屡胜,也是经常吃败仗,早期败给魏国,中期败给楚国,赵国。哪怕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虚弱,可秦国也无力攻克邯郸,还被信陵君打的抱头鼠窜。

    那种当中,秦军百战百胜,只是意淫而已。

    只不过,秦国地理位置太好了,只需要三万大军守住函谷关,六国大军就无法伤害秦国根本。

    秦国就能保存住大量的人口,土地等等,基本盘稳定。

    魏国处在中原,处在四战之地,大梁无险可守,容易被围攻。

    金角,银边,草肚皮,地理上的劣势,根本发展不起来。

    魏国唯一的机会,就是早期覆灭秦国,占据金角,然后攻略韩国,赵国,一统三晋,然后席卷天下,可魏国战略上失误,错过了机会,等到巅峰之期过去,再也无力回天。

    赵国也有机会,赵国的军事实力不逊于秦国,可耕地多数是下田为主,粮食产量不足。

    又是多牧场,占据大量耕地。

    养马损耗的粮食,是士兵的十倍之多,又是加剧了粮食不足。

    赵国唯一的机会,就是攻占燕国,燕赵合一。

    只可惜,赵国放弃了。

    不断进攻齐国,正所谓吃饭打齐国,睡觉打齐国,喝水打齐国。

    可齐国太强大,又不是赵国能吞并的,反而积怨齐国,后来长平之战,赵国粮食不足,齐国不卖粮食给赵国。

    秦国与赵国交战,秦军不需要击溃赵军,只需要不断对峙,打持久战,赵国就会因为粮食不足,不败而败。

    历史上,赵括长平战败,给人无能之感,可事实上,廉颇上去打不不赢,田单上去打不赢,乐毅上去打不赢。

    谁上去,谁也打不赢。

    赵国战略上的失误,无法用战术上弥补,无法用所谓的名将弥补。

    长平之战,唯一的胜算,就是齐国支持赵国,不需要出兵,只需要给予粮食帮助,赵军没有粮食困难,赵括就不急切出战,冒险出战,稳扎稳打之下,才有胜算。

    齐国也有机会,毕竟是老牌大国,有钱有粮食有人口,可齐国战略失误,到处为敌,攻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几乎将自己的周边邻国全部得罪了一遍,更有甚者,齐湣王还欲取代周王室,将自己升格为天子,几举世皆敌。

    结果,齐国被六国围攻,差些覆灭。

    齐国平原居多,无险可守,地缘环境太差。

    侥幸复国后,齐国北面需要面对赵国进攻,南面楚国攻占鲁国,危险南线,必须要依靠秦国,不然有覆灭危险。

    后世说,齐国不救援六国,如何如何愚蠢,可齐国救援六国,六国会感激齐国吗?

    不会,该打还是要打!

    齐国与秦国结盟,好似饮鸩止渴,明天死掉,也胜过今天死亡。

    齐国唯一的机会,就是占据燕国,然后南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