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湘国蓉传

第十七章 樊翁捉贼(2/3)

国兴冲冲地入了院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女儿啊,你也是越发跟爹爹过不去,是不是?”接着,一眼便认出了小凤郎等人,指着他说,“这小子分明就是昨晚*的小混蛋!你又怎的认识?”质问中颇为生气。

    “不知小凤郎何事惹了爹爹生气?想来应是误会罢了。”杨师姐和气地劝慰,“您就看在女儿的面上饶了他吧!”

    杨忠国听罢,一时下不了台,当着府里这么多人,也不好驳女儿面子,只得又随意再问,“那他们二位又是什么人呐?”

    “她是我四师妹小祝荣啊,爹您不记得了?”女儿反问道,“至于这位,乃是天门山的武兄弟。”说着,杨忠国端详了几番,仍未释疑。

    “杨伯伯好!”“杨伯父好!”三人相继问候,稍微有些局促。

    见势不妙,杨姐姐又趁机拿话夯实道,“大师姐早跟我说了,师妹她们可能也会前来,而近日湘麓城里又颇不太平,所以未经爹爹同意,就擅自请了他们府中作客。”

    “我这师妹素来调皮,不进大门也是有的,大概想给我个惊喜,原本也是好意,您就别怪他们了吧!”杨师姐恳求着。

    “嗨,老夫当是什么事呢!”樊少翁不甚在意,挥手撂开耙子,交予身后的小厮们,单手叉腰前来劝道,“主公,既是姑娘的朋友,咱们就算了,甭追究了吧!”

    杨员外沉吟良久,叹了口气,“好吧,但愿如此!”缓声说道,“你就..好好招待他们吧!”不忘嘱咐女儿,随即带着下人们准备离开。

    “谢谢爹!”杨师姐躬身回了下礼,与诸位总算松了口气,放下心底的一块石头,正准备重回花坞中稍坐片刻,院外又来了人影,原来是一丫鬟领着何湘姑匆匆走了过来,“师妹!你们怎么来了?”神情有些惊讶。

    小祝荣只“嗯”了一声,轻轻点了点头,“这么晚了,大师姐怎么也出来了?”杨姐姐关心地问。

    “哦,方才听府中喧嚣不断,正担心你来着,这不,差人送我过来看看?没想到竟是你们几个!”夜色中,何湘姑趁势拉紧了下披风,温和地解释道,脸露悦色。

    几人重汇,又新添了杨师姐在,众人心里顿时莫名地暖和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相约重回了苑中花坞,叙旧夜谈。

    夏夜朦胧,月色温柔,小凤郎率性领先窜到亭廊尽头,俯瞰四周,原来这是一座泥鳅形状的小山丘,双面临水,上筑亭阁,因遍植花树,馨香美妙,华彩斑斓,景丽异常,故唤作“芙蓉坞”。

    微风徐徐,杨姐姐命紫鹃去北边暖阁里将玉垫取来,又新斟了上好的君山银针,招呼众位坐下亭中闲叙。

    紫鹃轻持火引,在旁新点了大红彩灯瞬间,香亭中顿时更加亮堂起来,“杨姐姐真是好福气,若每天都能在这么绝妙的地方喝酒吃茶、弹琴赏月,真是美死了!”小凤郎收起折扇,喝了口茶,率性开口赞道。

    “那有什么,不过仗着爹爹有几分薄产,贪图享受罢了!”杨师姐抿嘴一笑,颇为大气,随大家一起坐下。

    “二师姐别理他,你可不知道,他素来风雅浪荡得很!”小祝荣接话打趣道,“不过...师姐怎么好似早就认识他了?”转念又问。

    “这...”杨师姐欲言又止,“你就饶了我吧,女侠!我们才认识几天呐,说得好像很熟似的。”小凤郎不忿地软气道,“至于我和杨姐姐为何认识?这是秘密...”说罢,得意地拽笑。

    “他们啊,就是欢喜冤家,二妹无须搭理他们!”何湘姑笑着圆话道,众人又都笑过一回。

    “不知杨姐姐是何名字?不会仍是...”小凤郎忍不住问道,突然变得正经起来。

    “我师姐姓杨,芳名‘玉弗’,拂尘无旁,你可记准了!”小祝荣眼神真挚,微笑着示意。

    “杨玉弗?”小凤郎听罢,细细咀嚼,“好名字!人美其名,难怪是这样。”颇有些痴意。

    昏黄的灯光下,武颂听了这句,也心怦怦然,抬头才细看得明白,这杨玉弗正抿嘴品茶,玉颈长发,柳眉秀眼,微带玉气;藕色肌肤,鸭蛋脸面,宛如芙莲,身著一淡黄带红的薄纱锦服,举手投足间,香馨撩人,自有一番无穷的生动趣意。

    “不知...武兄弟今年几何啊?”杨玉弗转移着话题,轻声问道,也为顾及这位稍显沉默的年轻人。

    “在下今年二十有一,生辰就在五月。”武颂听罢,铿锵沉稳,宁然干脆地回答。

    “如此,你们二人都该叫我姐姐了,不像我,生于三月春暖花开时节,瘟神初降,不好度日。”杨玉弗笑着调侃自己。

    “怎么会呢?”小凤郎雅痞地笑着接口道,“像杨姐姐这般的人物,丰姿玉妍,应是仙女下凡,今日再见,真是三生有幸啊!”话语诚恳非常,很是讨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