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坤

第223章 我在工厂的"幸"福生活(2/4)

起仙门学过的解毒术,连忙摸出随身携带的药囊,却发现里面的解毒丹早已用完。她急得眼眶发红:“怎么办?我这就去药铺买!”

    “别去。”岑季桐拉住她,力气却很虚,“暗卫肯定在附近守着……你听我说,我怀里有块玉佩,是母后跟青丘狐族定下的信物,你拿着它去青丘,找青月她们……”

    “我不!”杨芷屿打断他,眼泪掉下来,“要走一起走,我才不会丢下你!”她想起破庙里他盖在自己身上的外袍,想起试剑台下他说“要劈开条干净的路”,想起刚才他扑过来挡箭的瞬间,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她忽然想起袖袋里青鸾给的狐尾毛,连忙掏出来:“对了!青鸾说烧了这个,青丘会来帮忙!”她划亮火折子,刚要点燃狐尾毛,柴房门却被推开了。

    月光里,林栀年和许庭深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那两盏没灭的灯笼。林栀年眼睛红红的:“我们就知道你们出事了!”许庭深手里拿着个药瓶,快步走上前:“这是仙门的解毒丹,快给他服下!”

    原来两人在杂耍班子那里没找到他们,就顺着踪迹追了过来,路上正好撞见几个暗卫,打晕后搜出了解毒丹。

    岑季桐服下药,脸色渐渐好转。杨芷屿看着林栀年和许庭深手里的灯笼,忽然笑了,眼泪还挂在脸上:“我就知道,你们不会丢下我们。”

    林栀年扑过来抱住她:“说什么傻话!我们是江湖小队啊!”

    许庭深靠在门框上,望着柴房里的三个人,灯笼的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挤成一团暖融融的形状。他忽然觉得,这江湖路再险,只要这团影子不散,就总有闯过去的勇气。

    夜渐渐深了,花灯节的热闹还在远处喧嚣。柴房里,四个年轻人挤在一起,灯笼的光映着彼此的脸,有后怕,有庆幸,还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岑季桐望着窗外的月光,手里摩挲着那块狐族信物,忽然明白母亲说的“干净的路”是什么——不是斩尽所有恶人,而是身边有这些人,能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在柴房里分享一盏灯笼的光。

    第二天清晨,四人乔装成货郎,混出了云州城。城门边的桂花糕摊子刚支起来,香气飘得老远。杨芷屿回头望了眼城里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河面上漂着的莲花灯。

    “往哪走?”林栀年啃着刚买的桂花糕,含糊地问。许庭深指着南边:“先去青丘,把暗卫引开,再做打算。”

    岑季桐点头,看向杨芷屿,她正把剩下的桂花糕往包袱里塞,阳光洒在她发间,像落了层金粉。他忽然加快脚步,走到她身边:“等这事了了,还来云州看花灯。”

    杨芷屿抬头,撞上他的目光,比阳光还暖。她用力点头:“好啊,到时候买最大的走马灯。”

    风从南边吹来,带着青丘方向的草木清香。四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官道上的尘土被他们的脚步扬起,又慢慢落下,像在为这段江湖路,写下新的注脚。而云州城的花灯,还在记忆里亮着,暖得像永不熄灭的光。

    往青丘去的路,越走越清净。官道渐渐变成山路,草木愈发葱郁,偶尔有不知名的鸟儿掠过树梢,留下几声清脆的啼鸣。

    林栀年采了把野花,编成个花环戴在头上,走几步就晃悠着问:“青丘是不是遍地都是狐狸?会不会有九条尾巴的那种?”许庭深无奈地帮她拂去发间的草屑:“传说而已,哪能真有。”杨芷屿却凑过来,眼睛发亮:“说不定有呢!上次青月的狐火就很厉害,九条尾巴的狐狸,法术肯定更厉害。”

    岑季桐走在最前面,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噙着点笑意:“到了就知道了。”他肩上的箭伤还没好利索,动作却依旧利落,拨开挡路的枝桠时,总会下意识地回头看看身后的人有没有跟上。

    这日傍晚,几人走到一处山涧边,打算歇歇脚。溪水清澈见底,映着天边的晚霞,红得像落霞谷的颜色。杨芷屿蹲在溪边洗手,忽然看见水里有鱼游过,伸手去捞,却溅了自己一脸水。

    岑季桐递过块干净的帕子,看着她湿漉漉的脸颊,忍不住笑出声:“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杨芷屿接过帕子擦脸,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这叫亲近自然。”话虽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扬了起来。

    林栀年和许庭深在不远处拾柴生火,准备烤点干粮当晚饭。林栀年笨手笨脚地划着火折子,却被风吹灭了好几次,气得她直跺脚。许庭深从她手里拿过火折子,拢着袖子挡住风,很快就点着了柴堆。火苗“噼啪”地跳着,映得两人的脸暖暖的。

    “你说,青丘的狐狸会不会喜欢吃烤饼?”林栀年往火里添了根柴,忽然问。许庭深想了想:“应该……会吧。”林栀年顿时来了精神:“那我们多烤点,给青月和青鸾带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