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坤

第25章 现实调教35岁美艳体贴少妇(1/3)

    今年夏日异常炎热,京中贵人早已移驾郊外的避暑山庄去了。

    只有长昭侯府因侯老夫人年迈体弱,初春时候病了一场,还在静养无法出行,故而除了需要去行宫点卯的长昭侯,侯府其他主子今年全陪着老夫人留在了城里。

    老夫人喜静,并不愿床前围着一群人,只让侯夫人与几位妯娌一人侍奉半旬。

    今日轮到侯夫人侍奉。

    她携着自己的陪嫁嬷嬷,端着点心迈进老夫人的院里。

    老夫人没有磋磨儿媳的爱好,婆媳二人相处二十多年,情分深厚。见长媳来了,和蔼道:“今儿是府里定秋装的日子吧,还来这么早?”

    侯夫人没有特别的喜好,只喜欢好看的衣裳,侯府几个主子都知道。

    听见老夫人笑她,她不好意思地跟着笑:“母亲怎说这话,再好看的衣裳也没有您重要啊。”

    “这么多年,你这嘴还是那么巧。”老夫人靠在榻上,仍然笑眯眯的:“还是年轻好,我一把年纪,天天起来照镜子对着一张老脸,都没兴趣挑新衣裳了。”

    侯夫人把点心端上矮几,闻言立刻不答应了:“哪里就老了?要是我跟母亲同样年纪的时候能长您这样,做梦都要笑醒的。”

    老夫人抿了一口茶,摇摇头:“你惯会哄我这个老太婆。”

    侯夫人捻了一块拇指大的绿豆糕,笑着应道:“怪我这嘴,就是管不住,心里想什么,嘴巴全都吐露出来了。只好自罚一块绿豆糕,堵住这张破嘴了。”

    “你呀,想吃块糕还要给自己找个由头。”老夫人放下茶盏:“得了,知道你想我舒心,这些先放放,我有事要问你。”

    侯夫人凑近一些,好奇道:“母亲要问儿媳什么?”

    “你不是在愁不拙的婚事?我这有户好人家,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老夫人抬起手,身后的嬷嬷便上前一步,递上一册画卷。

    侯夫人接了画卷,有些吃惊:“母亲说的是哪户人家?”

    长昭侯是老侯爷的嫡长子,规规矩矩地从世子继承的爵位。爵位世袭三代不降等,到现在这位长昭侯正是第三代,而世子叶不缀袭爵后便要降等,只能得个伯爵。

    但叶不缀大小能得个爵位,所以娶了承平侯的嫡女,婚事还不错,门当户对。

    世子婚事是没什么问题,可次子叶不拙让侯夫人头疼了许久。

    他既无官职又无爵位傍身,还不是读书的料子,天天只喜欢舞刀弄枪,是京城有名的纨绔,不为城中官宦小姐所喜。今年都及冠了,婚事还没个准头。

    老夫人知道孙子的婚事也是侯夫人的心事,并不耽搁,径自开口:“你也知道,前些日子宜安侯夫人来探望我,恰好聊到她娘家表哥有个待嫁的小女儿,是在江南长大的。”

    侯夫人一怔。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若提起江南来的,多半是指家有余财。

    但江南多商户,她一时有些拿不准:“我记得宜安侯夫人是山东知府之女,倒不知道她娘家表哥是做什么的?”

    老夫人笑眯眯地:“她娘家表哥是苏州知州,娶了皇商家的姑娘。如今那位知州被调回京城,要接任礼部仪制司郎中的位置了。”

    侯夫人吃了一惊:“哎呦,这可真是户顶顶好的人家。”

    仪制司虽是五品官,却掌管学子功名,同时负责管理国子监,是个实权官位,若是下放地方,至少也得是四品。

    这位苏州知州看来政绩斐然。

    未来应该也是不可限量。

    只是这样的人家,能看上她的小儿子吗?

    侯夫人这般想着,嘴里也问了出去。

    老夫人解释道:“地方过来的官,想在京城站稳脚跟,必然要与勋贵联姻。只是他来得时机不巧,宫中大选刚过,勋贵子弟几乎都有婚约在身。”

    当今圣上年近四十,京中贵女若不想进宫,只能赶在大选之前许好人家,如此一来,京中适婚男女便纷纷说了亲。

    这样一来,矮子里面拔高个,叶不拙在里面也是很出挑的了。

    长昭侯如今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在朝堂还能活跃十几年,又是老牌勋贵,这位知州若能与侯府结成亲家,打开与其他勋贵交流的口子就方便多了。

    侯夫人一念至此,心里也有数了,打开老夫人给的画卷:“宜安侯夫人在京都是出了名的良善,她这外甥女应当也是极好的。”

    老夫人摸着茶盏,只含笑望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