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小风,你可以跟我学太极啊!”师父说着。我看了一眼张哥,搞不懂他。
可能就他这性格,就算愿意收徒也教不好吧。听到师父说的话,我说着:“那当然,师父的太极我也要学。”三人聊着天,师父的心情转好了不少。
然后他说着:“本来打算只和小张去看看的项目,如果真的麻烦就推掉算了。可现在看起来,我们还是接下这一单了,将就当做旅游好了。”
“师父,我们要去哪?”我感兴趣的问着。
“哈哈哈哈,香港。”接下来师父给岁总打了电话,说了他的安排,我和张哥回到宿舍收拾东西。
下午的时候师父已经找人办理好了一行三人的进港证,下午四点过,打车来到莲花山港口上了客轮,从水路出发前往香港。
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坐过船,甚至连小船也没有坐过。一直不知道坐船是什么感觉,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师父和张哥登上了客轮。
客轮有两层,船舱一楼是普通座位,二楼是头等座位和特等座位。我们的座位是头等座位,检票来到二楼。
站在夹板上可以看见宽阔的江面,不少船只在上面航行,回过头看向南面,不远处的岛上,树木植被繁茂,不知道这座岛叫什么名字。
差不多过了半个多小时,客轮缓缓启动,伴随着轻微的摇晃,顺着珠江江流向南驶去,向大海驶去。
我被外面的风景吸引着,没有坐到客舱里。微微的海风吹来,夹杂着咸咸的味道。
离开岛与陆地的夹缝,江面一下子开阔起来,目测差不多有原先三倍多宽了,不过现在还能看到两岸建筑。
不多时,客轮喇叭里传来了音乐声,伴随着音乐,一个甜美的女声说着:“各位旅客,前方我们将进入历史上有名的海防区域,当年清廷为了阻止英国入侵,在此地共修建了九处炮台,从现在航行的方向到伶仃洋处,依次是:大虎炮台,正前方横档岛的永安炮台、横档炮台,右侧南沙的巩固炮台,左侧虎门的镇远炮台、靖远炮台、威远炮台,以及最外围的大角炮台和沙角炮台......。”鸭片战争,我记得这些,在上初中时学过。
就在我准备回舱内时瞥见一个壮观景象,前方出现一座连通两岸的大桥,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那么壮观。
这时刚刚播音的广播接着介绍说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去年通车的虎门大桥,虎门大桥在党的领导下,于一九九二年动工,主桥长四点六公里,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东起虎门,西至南沙,总建造费用达三十亿....。”我往船头甲板上走去,看着这座大桥,心底由衷的感叹人类的能力是多么强大。
客轮缓缓的从虎门大桥底下驶过,前面江面再次变宽,四周的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从一些大船身边经过时我才发现自己乘坐的客轮速度并不慢。没过多久,前方已经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海,太阳现在已经快落到海平面了,起伏涌动的海浪,时不时还能遮住它。
黄昏时分,太阳已经沉入海底,我们也到了香港的中港码头。下了客轮后跟着人潮出了渡口,在中港码头大门处,有不少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各种人名,竟然还有写英文的。
我们很顺利的找到了写着师父名字的牌子,是一位身穿短袖T恤的男人,确认过后领着我们来到停车场。
坐上了一辆很长的轿车,我第一次见这么长的轿车,也认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车上那人说着:“岁老您好,我叫陈淼,您叫我小陈就行。”
“哈哈,好啊!小陈,辛苦你了。”师父说着。上车后我才注意到,这辆车的驾驶位是在右侧,行驶方向却在左边,这让我感觉十分别扭。
出了停车场,道路两侧灯火通明,一排排高楼耸立,各式霓虹灯闪烁不停。
我好奇的打量着外面,感觉这里的车也比粤州多了很多,不时还能听到摩托车轰鸣的声音。
轿车载着我们一路前行,在一处下坡的地方进了隧道,我好奇的问着:“小陈哥,我也没看到山呀,怎么会有隧道呢?”
“哦!你说这个啊!这是九龙到香港的红磡海底隧道。”
“啊!我们在海底吗?修海底隧道比建桥困难多了吧。”我惊讶的说着,隧道在黔州非常多见,大多是山太大,无法开辟出道路的时候修建的,但这海底隧道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确实是从海底穿过,听说红磡海底隧道可是于一九六八年兴建,一九七二年通车的呢。到今天也有二十六年了。”小陈像导游一样介绍着,估计经常有人问他吧,不然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
红磡海底隧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