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

第533章 新官雅政(2/3)

俺老牛了,这么多事情,俺哪里处理得完?

    再说了,也有好多事情,超出了他的权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牛英没有办法,总不能拒绝吧!

    就这样,等他到了京城,已经积攒了一千多个案子了。

    “官家,臣,臣真是没想到……”

    赵桓呵呵笑道:“有什么想不到的,人家都说靖康中兴,说朕如何如何……朕要是信了,那就是傻瓜!”

    这话倒是把牛英弄得不知道怎么回了,只能讪讪道:“官家,其实还是比以前好多了……百姓们能有个诉说冤屈的地方,还相信朝廷,这就胜过以往万倍了。”

    赵桓盯着这家伙,突然忍不住笑了,“行啊,水平是上来了,还懂得辩证看问题了。”

    牛英讪讪。

    赵桓又问,“既然你接了这么多状纸,下面民怨沸腾,你打算怎么当这个治安部尚书啊?”

    牛英不由得为之一振。

    他认真道:“官家,臣想了一路……这些事情当中,有不少是财产纠纷,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还是发回地方,让他们按照规矩办事吧!”

    赵桓眼前一亮,颇为诧异。

    这可不像是牛英的风格啊!

    “朕还以为你要人头滚滚哩!”

    牛英忙赔笑道:“官家,现在天下太平了,好多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百姓争端,往往是你占着三成理,他占着七成理……若真是十足不讲理,那还好办了。多数时候,只需要能秉持一颗公心,调讼息诉,也就是了,大动干戈,反而不美。”

    赵桓再度一惊……这种来自于基层的声音,可是在朝堂上听不到的。

    牛英讲出了一个事实,民间争端,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闹到衙门的,或者说根本不用过堂审讯。

    只要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人,秉持国法道理,给两边协调仲裁,也就是了。

    如果做得好,有九成以上的争端,就可以提前解决了。

    剩下的才需要走法律流程。

    也就是说,牛英接了这么多案子,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算多。

    “你提这条很重要,朕会给政事堂下旨,让他们研究一下,该如何有效公正仲裁。过去这事情是宗族负责,这一次要由朝廷掌握在手里。”

    赵桓心情大好,“你刚进京,就给朕一条不错的建议,算你立了一功!”

    牛英想了想,忍不住道:“官家,臣觉得这些案子可以放放,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不能等闲……臣觉得必须要做了。”

    “哪件事?”

    “匪患!”

    赵桓再度沉吟,牛英生怕官家反对,因此连忙补充道:“虽说官家不断整顿,各地也都不断剿杀。但到底有一些经年悍匪,他们隐藏在山野之中,江湖深处,如蟒蛇藏匿水泽,猛虎蛰伏山间。一旦朝廷稍微松懈,他们又会跳出来,兴风作浪,旧病复发。”

    赵桓用力点头,深以为然。

    匪患这个东西,只怕比王朝还要古老……只要朝廷的力量无法触及,就会有人啸聚一方,做土皇帝,当山大王。

    虽然赵桓治下,通过不断清理,已经极大压缩了匪患的规模……诸如泰山,梁山泊,洞庭湖,鄱阳湖……这种传统的贼窝子,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土匪山贼,顽强地生存着。

    西北有刀客,燕山一线有马贼,西南多山,地形复杂,更是隐藏了许多巨匪,除此之外,万里海疆,海贼的数量也不少,甚至还有一些倭人混杂其中。

    牛英觉得既然是治安部尚书,就该把这块硬骨头啃了,真正给百姓一个太平!

    “牛英,剿匪这事情只怕不容易吧?”赵桓道:“有不少匪巢都在深山之中,人迹罕至,易守难攻。而且周围的百姓也都跟贼匪有所勾结,他们充当贼人耳目,通风报信,没等朝廷的人马赶到,他们就远遁而走,比狐狸还难抓!”

    牛英点头,“官家所言极是,不过臣琢磨着,凡事只怕认真,真的要抓他们,也没什么难的。”

    赵桓来了兴趣,好奇道:“那你准备怎么办?”

    “臣打算招募一些退役老兵,然后从军中抽调一批人……不管贼人跑到哪里,都死死咬住,只要抓住机会,就果断消灭!”

    赵桓微微吃惊,牛英提了一个笨办法,可很多时候,越是笨办法,就越是有效果。

    不管什么政策,都很难无懈可击,在这个世上,总还是有一些人不满意的。

    而且几千年的习惯,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愿意耕种,不愿意经商,就想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