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第12章 邻居程咬金(2/3)

“太翁保重!”

    杨义这边送别忙,而在围观的人群里,这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小子没白活一回,真不知道他是真情流露,还是惺惺作态。”

    在说话这人的旁边,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对他一拱手:“杨兄,你对你这位弟弟的意见挺大的,能否对在下说教一二?”

    这个杨家子弟叫杨彬,他斜了那人一眼,并不理会他。杨彬也是当地的纨绔,经常出入下九流之地,当然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无非就是找个谈资,到酒肆妓馆骗酒喝而已。

    正当杨彬想转身要走时,又一个年轻人在背后拍了杨彬的后肩膀:“杨兄,你也在这里啊?啧啧啧,这个杨义,真是没白活一场,小小年纪,死而复生,还可以分家!这怕是要了杨家一半的财资了吧?”

    杨彬看着这位“无意间碰到”自己的好友,看他那一脸正气的看着杨义的方向,还振振有词的说着话,杨彬心里不由得一阵烦燥。

    冷啍一声道:“这是他那败家的阿耶留给他的,与某何干?”

    “可某没听说有几百个奴仆也是他家的,好像他阿耶死前,这些人没有来杨家吧?”

    “怎么?李兄想替某出头?”杨彬可不傻,他这位狐朋狗友是想来套杨家的家丑的。

    大家一起玩耍,彼此之间都是了解的,他一踮屁股,杨彬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

    “别呀杨兄,都跟某说说,这些奴仆怎么来的?这又不是什么隐蔽之事,你不说,过两天就都知道了。你就说说吧杨兄……”唤李兄的人抱着杨彬的胳膊,没脸没皮的撒泼打滚。

    “没什么可讲的,这是太翁低价购买来送给杨义的!”杨彬没好气的一口气说完,转头就走。

    “哎,杨兄,杨兄,别走啊……”李兄见杨彬愤怒的走了,他也连忙追了上去……

    杨义走了,三百余人,浩浩荡荡的向西而去。

    他们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十来天,终于到了灞河东岸,杨义便和孙思邈分手了。孙思邈继续往西前往长安城,杨义则往南,蓝田县方向。

    灞河东岸,骊山西麓,沟壑遍布,山上森林葱葱,山腰至山脚荒草遍地,四处汇聚的泉水由沟壑流入灞河。

    在灞河边,由洪水冲积而成的小片平原,这些平原自然也成了朝中权贵名下的良田。

    一条大道从山脚下通往蓝田县,大道的下方便是权贵的良田。而大道的上方,则是杨义的父亲留给他的土地。

    杨云作为杨义的管家,自然是要陪在杨义身边的。所以杨义又临时任命了二管家、三管家,让他们去安排众人的事情去了。

    杨义和杨云来到一棵大树下,观看周围的风景,向西还能隐隐的看见巍峨壮丽的长安城。

    “小郎君请看,这一条荒沟原来的名字众说纷纭,阿郎直接取名为大金沟,希望它在某天能换来金子。从沟口到沟尾一共二十余里,还有周边大大小小的七条小沟壑。

    这地方,是阿郎花了三千贯买来的。正因为阿郎买了这些地方,从此家中便不再待见你们家了,更有长辈频频向阿郎发难……”

    杨云滔滔不绝的开始介绍这片荒沟荒山的来历。

    当说到杨义的父亲时,却被杨义打断了:“那阿耶为什么要买这片荒沟?”

    “这还不是宿国公那老匹……给弄的……”杨云非常无奈的咬牙切齿。

    “等等,你是说……程咬金坑阿耶卖了这片荒坡?”

    杨云微愣了一下,才想起宿国公原名程咬金,后来改名程知节。

    “没错,就是他!武德八年,宿国公找到阿郎,说要与阿郎做笔买卖,但是钱不够,要与阿郎合作。当时阿郎刚收到一批货钱,手上还有些余财,便答应了。”

    “那他和阿耶做什么生意?又是怎么坑阿耶的?”杨义在后世的电视上,看到过程咬金是一个憨憨的老货,虽为人鸡贼,但没什么文化。

    原来他还能骗人,而且被骗的人还是自己这副身体的父亲。对此,杨义非常有兴趣想了解一下,这位在后世的文学作品里,有“老流氓、滚刀肉”之称的开国元勋。

    “他和阿郎一共做了两单生意。一单就是这里的田和地,另一单是城里的一个宅子。”

    杨义指着树下的两块大石头道:“先坐下再说吧!”

    杨云随杨义走到大石头处坐下:“先说这里吧。宿国公带阿郎过来看了地,阿郎也非常满意。宿国公说,他已和地主说好了,这片地需要五千贯钱,还拿了个契约让阿郎签。

    契约写的是田千亩,地千顷,需钱五千贯,程家出二千贯,杨家出三千贯。程家得下游,杨家属上游。”

    杨义看了下滚滚流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