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第25章 拒接圣旨(2/3)

石缝里。

    再用小木锤将沙浆夯实,这就可以做到防水的作用。紫薇城中便是用此法来夯实地面,既平滑,又坚固耐用。”

    “那为何要选在如此之远的地方,而不是选在左近?”

    “小郎君不是要筑三道水坝吗?选在那个地方有三个原因:一是那里取材比较近;二是那里更靠近二道坝和三道坝;三是那里远离人烟,烧石灰所出的滚滚浓烟,不会影响到他人的劳作。”

    杨义听了满意的点点头:“还是张伯伯想的周到!对了,坝底所留的出水口是否够大?如果不够大,可以在另一端再留一个。”

    “小郎君请放心,小老儿已将你的图纸稍微做了修改,将坝底的出水口从原来的一个,改为更低矮的四个。

    等坝体建成蓄水时,再推入石头和泥浆,便能轻而易举的堵住出水口。如再经过些年月,坝底淤泥积得够厚,甚至都找不出四个出水口的位置。”

    “改得好,改的好。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还有一事小老儿甚为不解,想请小郎君能给小老儿解惑?”

    “哦?不知什么事情不解?”

    “就是坝顶两边,为何要各留一条斜到下游坝底的出水槽?”

    “你说这个呀,这是留着造水车用的,水从坝顶流下,到下游坝底便产生力,用来推动水车……”

    “小郎君,打断一下,这水车又是何物?”

    “这东西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这个乃是机密,不可对外人道也!既然你加入了我杨家,到时候就由你来管理,等赚到了钱,分给你一成利!”

    “啊,机…机密?不…不…不,如此重要,还是别告诉小老儿,小老儿怕哪天嘴把不住门,怕了小郎君的大事……”

    “哎……,张伯伯不必担忧,机密只是暂时的,万一朝庭要,我们不是还得乖乖上交不是?不是我说朝庭坏话,什么玩意儿到了朝庭手里,不出一年,连倭国人都知道了!”

    “是啊,皇帝经常赏赐一些比较先进的东西给蛮夷,殊不知,那些蛮夷可不会和我们讲什么仁义道德。

    给了他们好东西,他们便反过来对付我们…哎……”张老汉感慨万分。看来,他年轻时也是有故事的人。

    “以后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杨家……”

    “小郎君……”这时,从山下跑来一小伙子,许是跑得太急,他气喘如牛,脸色苍白,脚步踉踉跄跄,如醉酒一般。

    杨义见他跑得吃力,就快跑几步到了他跟前:“你先别说话,先喘几口气,天大的事都不用急!”

    小伙子一听,感动坏了,我,我,我的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口。

    突然,哇的一声响,小伙子将刚吃进去没多久的东西全吐了出来,胃酸烧得他的喉咙难受,咳嗽不止,满地的污秽之物酸臭扑鼻。喷出来的口水、鼻涕、眼泪满脸都是。

    小伙子咳嗽了一会儿后,终于恢复了过来。只见他也不管埋汰与否,用袖子往脸上一抹,脸上是干净了,可袖子上却污秽不堪,看得杨义直恶心反胃。

    只见小伙子用沙哑的声音:“小郎君,你快下山回家吧,宫里的天使来了,说是要宣圣人的旨意,是给你的!”

    小伙子年纪与杨义相当,说完后满脸笑容,笑得跟朵荷花似的,好像圣旨是给他的一样。

    杨义暗中腹诽,别是给自己封官才好,要不然自己的发财大计就要泡汤了。最好是封爵位,这是穿越者最希望的,某些穿越者随便弄个曲辕犁出来,就得封一县子。

    写得李世民跟傻逼似的,动不动就封爵,一封就是县伯、县侯的。没有滔天之功,在贞观朝想封爵位,那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当世大儒虞世南,早早就跟着李世民干。身先士卒,出谋划策,到贞观元年之前,只是个县子,到死时才混了个郡公。

    像献犁这种事情,能赏个银百两就不错了,毕竟当时银的价值不高,不作为货币流通,所以就用来赏赐。

    也不是朝庭舍不得给爵位,实际是还没达到封爵位的条件。更不是皇帝小气,只是因为当时所收的赋税并不全是铜钱,而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比如:稻谷、粟米、麦子、绢布、麻丝、纸宣、胡椒等!

    封了爵位,不但要给封地,而且每个月还要给工资。工资从哪来?当然是从五花八门的赋税来,多一个爵位,百姓的赋税就要加重一分……

    杨义随小伙 子下山,山路很难走,这立刻让杨义的心里起了修路的计划。

    当杨义快走到自己棚子时,便看到棚子前已摆好了香案,外面围了一大圈人,水泄不通。

    中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