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第43章 赐婚王家女(2/3)

趣味,从旁怂恿:“你不妨问问他,愿不愿意做你的弟子?”

    虞世南捋着胡子的手微顿了一下,他确实有些意动。

    虽说像他这样的大儒,都是别人上杆子来拜师的,没有自己这老头去问的道理,万一人家不答应,会很尴尬的好不。

    但是,虞世南是当世大儒,他有他的骄傲!他自信,只要他开口,别人就只能乖乖拜师。

    于是,等杨义一走近,他劈头盖脸的就来了一句:“杨家小子,可愿拜老夫为师?”

    本来杨义就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在防范这老头。没想到这老头一开口便来了这么一句,弄得杨义有些手足无措,身体紧绷,愣了半天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表示。

    虞世南此时正应了一句老话:人老皮厚,皮厚没脸。

    他看着杨义,见杨义没有表示,不由在心里暗叹一声,口中却哈哈一笑:“老朽就这么一问,杨家小子莫要当真了!”

    杨义听到虞世南这么说,紧绷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杨义这样的表情被虞世南看在眼里,恨不得过去抽死杨义,冷哼了一声:“杨家小子,走吧!陛下召见。”

    “陛下召见?”杨义听到虞世南的话,不由疑惑的看向孙思邈。意思是怎么光召见我,没召见你?

    “贫道自然是要跟小郎君一起去的,贫道每次进宫都要在宫里盘恒些日子。”孙思邈见杨义向他看来,他自然知道杨义是什么意思。

    孙思邈每次进宫都要待一段时间,这个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

    宫里虽然有太医,但是有些疑难症杂症,并不是太医可以解决的,虽然这是太医当年也是民间名医。

    但他们在宫中日久,对一些疑难杂症已经生疏了,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病因和合理用药。

    三人启程前往李世民处理正事的宫殿,路途虽有些远,但他们是不允许坐车或骑马的。在宫里坐车或骑马,必须要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行,这是皇帝给臣子的荣宠。

    比如汉时霍去病,在灭匈奴之后,汉武帝下诏:赐霍去病宫中骑马,以示威风!

    虽有虞世南带路,也要走上小半个时辰,才到达李世民平时处理正事的崇仁殿。三人累得出了一身汗,幸好此时秋意正浓,不但不炎热,还有些凉爽。

    三人到达崇仁殿门口,已有宦官在等候了,太监二话不说,便将人领到了殿里。李世民正在认真地批阅奏疏,并没有发觉三人的进来。

    杨义一直以为,李世民的办公地点在太极宫里,没想到却是来到了东宫。

    宦官轻咳一声:“启奏陛下,虞学士带孙神医他们来了。”

    李世民依然在认真地看着奏疏,头也没有抬:“哦,来了呀!那就请先坐下吧!”

    自古以左为尊,李世民如今重用文官治理国家,所以文官坐在左边,武将坐在右边。虞世南走到左边的第七个位置坐下,并不是他不想坐在前面,而是这里的位置是非常有讲究的。

    前面的那些位置,是品级高的官员的位置,是不可以乱坐的。要是真敢坐上去了,谏议大夫就得参他一个不守纲常的罪名了。

    孙思邈和杨义是另外给的两个蒲团,坐在了殿中间空余的位置,正面对着李世民。此时皇帝的御案并不像明清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只比大臣的高一点而已。

    他们没有官职在身,只有杨义是五品县男的爵位。所以无所谓坐在哪里,皇帝高兴就行。

    半响过后,李世民将手中的奏疏批阅完。他将头抬起,伸了伸懒腰,扭了扭脖子,发出了咯咯的响声。这是保持一个动作太久,造成了关节僵硬,当身体活动时,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李世民看了他们三人,然后示意太监再拿一个蒲团,让虞世南坐近一点。太监便将一个蒲团搬了过来,虞世南坐到了杨义旁边。

    李世民看着三人:“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啊!先是河东雪灾,再到关中旱灾、蝗灾,江南水灾,如今又起了瘟疫……朕心力憔悴啊!虽得朝中大臣尽职尽责,但面对瘟疫,朕是束手无策!”

    李世民说道这里顿了一顿,目光看向杨义。可杨义却是低头顺目,像是在打瞌睡,并没有注意到李世民看他。

    虞世南随时注意李世民的表情,此时见李世民不说话了,眼神定定的看着人一,表情有些愠怒的样子。

    他心领神会,连忙用手臂碰了碰杨义,杨义转脸看向虞世南,便见他用眼睛给自己打眼色。意思是:皇帝正在看你呢?赶紧回话。

    只是杨义这家伙就是这么不知好歹!他明知道虞世南给他打眼色是什么意思,可他偏偏不予理睬,依然低着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想着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