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叫好声,好不欢乐。
他也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他有一个好想法,那就是年三十当天,在广场那里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会。
想到就干,他马上找来王东、王西两兄弟,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立刻得到这俩兄弟的一致同意。只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曲目有些少,可能演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演员演时间长了也要休息。
杨义没想到是这个难题,随即他答应王家兄弟,自己马上写剧本,让他们利用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尽量将曲目练熟。
杨义也不回自己家了,就在王东的书房——地窖里写剧本。杨义也是突然想起来,这时候还没有说书的,更没有小品和说相声的。
就这三个吧!说书的容易,自己说就行了。但说相声、小品的比较难一些,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将后世一些附合这个时代的小品和相声写了出来。
写完最后一章时已是大中午了。他饭都顾不上吃,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剧场,亲自指导他们表演。
由于杨义写的比较简洁,通俗易懂,到了傍晚时分,演员们就已经把台词背熟了。随后便是对词了,由于这种表演方式比较新颖,演员们乐在其中,排练到了很晚才睡。
翌日一早,杨义便宣布,全村所有的人放假十天。并发动大家帮忙搭建戏台,下午未时至申时用于表演戏曲节目,大家欢欢乐乐的过个年。
由于人手足够,戏台只一上午便搭建好了。而王东挑选的人,也在这一个上午将戏对得熟练。
演员们开始按排次上台熟悉场地,好应对下午的表演不会出错。
未时整,随着一通大鼓声响,表演开始了。台上演员卖力的表演,台下人头攒动,万人瞩目。
一些来往于蓝田县跟灞桥的路人,听到声音也加入了观众的行列,他们抱着看个热闹的心情来瞧瞧。结果不看还好,这一看便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都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了。
究其原因是,杨义写的小品既好看又好笑。特别是杨义亲自上台说的评书,说得众人捧腹大笑,有一种歪说历史的感觉。
这些听众都是些乡野粗汉,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这种说书方式正对他们的胃口,也不会有人去追究历史的正确性。他们觉得幽默好笑便可以了,杨义很成功的将他们的好奇心勾了出来。
特别是杨义说了一段戏说三国之后,这里的人便沸腾了。年轻的小伙时不时的甩了自己的衣袍,阴腔怪调的: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有些客商也是住在长安城的,当他们把这里的消息带回长安城时,立马轰动全长安城。这种耳目一新的曲目,令他们好奇不已。
那些纨绔子弟闻言,纷纷骑马而来。
当他们来到时,各种表演已全部演完了。杨义此时已经带人唱着,那生硬不熟练的难忘今宵。
一曲唱完,所有人还震惊在当场,他们都不敢置信,这世上居然还有那么好看的戏。
杨义宣布:“贞观三年,大年三十联欢会成功闭幕,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意顺利,五谷丰登,财源广进,步步高升,万事如意!现在,大家回去吃年夜饭了!”
现场上万的人,听到桃符上的吉祥话时,顿时欢声雷动,一浪高过一浪。
可是有些纨绔却不干了。他们仗着身份纷纷大骂,打马上前要求杨义重新再演一遍,要不然不准走。
杨义看傻逼一样看着这些纨绔,但他并不说话,而是向后挥了挥手。
顿时,从他身后闪出几十名银盔亮甲的左领军卫的士兵。这些纨绔立马就怂了,但嘴还是很硬的,跑出老远后才说我是谁谁的儿子、孙子,你们等着瞧之类的话来。
杨义没想到,这时候还真有后视电视剧中,欺凌弱小的纨绔子弟。看来这些权贵的家庭教育也不怎么样,还不如他这里的乡下娃娃。
长安城,东、西两市,到处都在谈论今天下午在金沟村,演绎的那些新鲜曲目。
三五好友在茶肆妓馆,你扮演赵子龙,他扮演关云长,我扮演曹操,惹得其他客人欢笑不已。
而有一个人杨义绝对想不到!他当时也在众纨绔当中,但碍于面子,他不敢出来和杨义打招。
这人就是李崇义,今夜他要在皇宫上夜班。他是李世民的耳目,他将在金沟村的所见所闻,一字不漏的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后,心里觉得非常愧疚,随即吩咐李崇义:“你马上去传令,着令北衙调配,马上给杨义送去百石粮食,十头猪,五十只羊,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皇帝的命令非常快的得到了落实,在城门关闭之后,居然还有数十辆大马车驶出了城。
不知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