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造福于万民,亦可留名于百世。为朝廷为名利,均是人生所追求!”杨妃继续规劝杨义。
“阿姐好意,义儿心领了,义儿对余生已有安排。义儿不求名,不争利,只想平平淡淡过…哎呀……”
杨义话未说完,他的身体便向前扑了过去,摔在一堆秸秆旁。他急忙转头看向踢他的那个人。
没错,正是李大老板踢的他!
“你还平平淡淡过一生,你还不求名,不争利?你一个镜子就让朕的后宫差点乱套,一尊天狼神像便让突厥全国混乱不堪,长安城三千五百多个宅子,还有永平坊加一起足有四千五百多了吧?”
皇后惊得睁大了眼睛:“陛下是说,前两天在东市狂购宅子那小子,就是他?”
其他人更是惊骇莫名,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年轻小子,居然有那么大的魄力,敢豪掷二百万贯买宅子,买了三千五百多个宅子!
“不是他是谁?居然在朕面前厚颜无耻的说,不求名不争利。现在全大唐都没人比他有钱了!”
“陛下冤枉啊!冤枉啊陛下!臣还欠着一百八十万贯债务呢,谁还比臣更穷啊?”
“你再说一遍,看朕不抽死你!四千五百个宅子,占了四个半的坊市,如果每个宅子卖五百贯,是多少钱?”李世民怒瞪着杨义。
“可是臣也没卖出去呀,一个都没有卖,真的一个都没卖!”杨义感觉自己很冤枉。
“你还想卖?朕告诉你,十年内不许你卖掉一个宅子,否则你卖一个,朕就没收你的一百个!你自己看着办。”
杨义心里乐开了花,他本来就是这样想的。现在大量买入,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再卖出,这是多少钱啊?
后世的炒房客就是这样干的,一栋住宅小区刚建起来时,往往价格最便宜。购买三五年之后再放出去,价格涨了几倍不说,还不用装修。
杨妃皱了皱眉头:“陛下,他这么多宅子不让卖,每年的维修费用就是一大笔财产,让他如何填这无底洞?”
“那是他的事,他不是喜欢铜锈之物吗?这就好办了,你手上的三千五百多个宅子,十年内不许卖。而且十年内还要将永平坊给朕建起来,否则朕就要收回了!”
杨义急了:“陛下,您可别说话不算数呀,那永平坊是臣用一百万贯买来的,臣和陛下立的契约……”
李世民狠狠瞪了一眼杨义,瞪得他下面的话都说不下去了。
“哈哈……” 就在这时,麦田里传来了一阵哈哈大笑的声音。笑声震耳欲聋,显然不止一个人在笑。
众人转眼看去,正看到程咬金、李靖、李道宗、房玄龄等文臣武将,正拿着大镰刀在那里一下一下的割着麦子。一边割还一边相互笑着对方的速度慢,看他们那样子,像似能玩一次寿终正寝他们都愿意。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暗道:程憨厚的屁股好了?不可能啊,才两三天,侯君集都还没看到人影呢。
“哈哈,这杨小子真能折腾,先是折腾出那种瘦小的犁,现在又折腾出来这个好收割的刀。” 尉迟恭的声音传来。
“不对,不对。得有个主次,这小子最先折腾出来的是冬小麦。看看这里满山遍野的冬小麦,谁能想得出,冬天下雪之后,麦苗居然能顶得住冰雪不被冻死。”长孙无忌的话传来了。
“不错不错,这相当于又种了一季麦子。这能救活多少百姓呀,如此大功封个国公都不为过。”程咬金的声音。
“进爵某也赞同,但一个十八岁的娃娃就封国公,让你们这些国公如何自处?” 这是杜如晦的声音。
“老杜说得不错,如若他封为国公了,某天上朝,一个十八岁的娃娃和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家伙称兄道弟,那场面真是太壮观了。”李道宗的调侃声。
“俺说错了,俺说错了。是封郡公,封个郡公都不为过!”
“哈哈……哈哈……”下面的众大臣又是一阵哄笑,程咬金自己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这一帮憨货,封什么轮得到你们说吗?还不快干活!” 这是魏征的话。他这话一说完,现场立马安静了,不再有话飘到李世民耳朵里。
杨义还趴在地上,愣愣的看着李世民。别人议论的声音他听到了,李世民也同样听到了,皇后和所有人都听到了,现在就看李世民的表示了。
李世民向忙碌中的大臣看了一会,才收回了目光。又静静的思索一会儿,才看向记录他言行的起居郎:
“华阴县子,弘农杨义,聪慧过人,德行高尚,贤良忠义;发明种冬小麦之法,发明治天花之种痘法,发明伤口缝合之法,可活天下百姓无数;发明曲辕犁,发明大镰刀,节省人力、牛力,增进农事生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