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

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达大莫界以来最惊人的一次发现(下)(2/3)

r>    “诸位,我是个搞语言学和古代社会学的文科生,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但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种场外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这老骨头今天就专门给你们做后勤了。

    大不了咱们出点血,比如下次卖40火的时候便宜点给他们。”

    眼见马宁这样表态,唐聘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道:

    “既然如此,那我没意见了。

    郭院士,黄埔院士,你们觉得呢?”

    郭振宇和黄埔东来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我同意这个方案。”

    渡劫现场的六位院士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大拿,代表着国内最顶尖的技术水准。

    因此他们六人一致通过了这一方案后,指挥部没怎么迟疑便很快同意了。

    三个小时后。

    此时的杨正初已经渡过了第一轮雷劫,正在调息准备接受下一轮的锻体。

    这是杨家人提出的要求之一:

    必须要等杨正初渡过首轮雷劫并且一切正常,才能允许兔子们进行其他有限的操作。

    在距离封闭晶阵大约七百米左右的地方,此时正摆着一个高度大约在半米左右的高台。

    高台上则摆放着赤龙赠与林子明的那枚石哨。

    顺便一提。

    石哨的相关放置工作是由机器人完成的,因此整个过程没啥风险。

    就是看上去有点唬人而已。

    按照曾谷成设计的方案。

    技术人员等下将在晶阵的边缘开出一道四毫米的口子,由离子信道仪架设信道,将雷劫的能量接引轰击到石哨的正面。

    具体的过程不算很困难,但却很考验各个部门的微操与配合。

    至于雷劫会不会将石哨击毁,这点倒不怎么重要。

    只要雷劫不把石哨直接湮灭成粉尘。

    那么哪怕是炸成碎石,以本土现有的技术依旧能分析出很多信息。

    因为这个接触是瞬时的,零点零几秒都不足以描述这类接触时间。

    刹那间的能量爆发只要不出现“蒸发”,那么剩余的部分定然可以检测出某些东西。

    又过了十五分钟。

    一切准备完毕。

    曾谷成果断下达指示:

    “开始!”

    话音刚落。

    唐聘立刻压下了一个按钮。

    这是一个集成算法的输出键,耗时两个半小时完成。

    随着键位的启动。

    天河超算中大约有0.3%的算力被腾置出来,开始了另一种模式的计算。

    片刻过后。

    晶阵组成的渡劫防护罩的侧面某处,悄然出现了一个4毫米的孔洞。

    咻——

    在这个孔洞出现的瞬间,离子信道仪便搭设起了一条有AR+离子组成的信道。

    这条信道从晶阵内的初始点算起,长度足足有1300多公里。

    也是兔子们目前架设过的最长信道。

    同时信道承载的是极高能级的雷劫,哪怕一定点儿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实验事故。

    这次信道取舍的实操人员,由此前负责过青城山离子信道架设的冯平担任。

    他也是当初负责CZ对接项目的操作员,经验极其丰富。

    只见冯平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屏幕,双手实时在操作台上飞速敲击。

    微调着每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

    终于。

    十五分钟后。

    离子信道成功搭建成功。

    而在信道架设成功的瞬间,肉眼不可见的某个领域。

    一道高能雷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信道,重重轰击到了石哨上!

    啪——

    石哨毫无悬念的被雷劫击穿。

    但从超高速摄像机中却可以明显看到,石哨的主体并没有被炸开。

    这是比曾谷成等人预料中更完美的一种结果。

    而在检测到高能反应发生的同时。

    冯平立刻中断了离子信道,并且将原先晶阵的漏洞给重新封闭了上去。

    另一边。

    卓元新操控着一旁待命的机器人,将石哨第一时间收容进了某个容器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