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督有令

第133章 雨夜惊闻(2/3)

>    孟芸道:“这肚里的孩子是臣妾的命根,臣妾哪怕是自己死了也绝不会让他受一丝伤害。”

    宣统皇帝道:“胡说!你死了孩子怎么可能不受伤?还能活吗?说什么傻话。”

    虽是指责,但又似有深情,孟芸马上含羞带怯的告了罪,然后眼神带勾的飘了宣统皇帝一眼,又迅速的低下头,脸色红红的低声道:“其实,臣妾去妙华寺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臣妾想去替陛下祈福。母亲深爱着父亲,当年日夜在寺里替父亲祈福,臣妾感同身受,也想替陛下祈福,唯愿陛下长岁安康,福寿绵延。”

    这句话让宣统皇帝很受用,不是没有女人跟皇帝说过些话,但那些女人都没说到他心里去。虽然他每天总是听着大家说万岁,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排场而已,没有人真能万岁,真万岁了,皇帝也轮不到他当。

    但他受孟芸话里她母亲对孟从海的感情影响,再听孟芸的话,三分真心听在皇帝耳朵里也成了七分。

    说情话讲究气氛和场合,包括语气和神态,感情充沛诚意满满。

    孟芸深谙其道,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把个宣统皇帝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于是,出宫一行,毫无悬念……

    雨是在入夜后开始转急的,瓢泼般打在檐上,惊得屋内烛火摇曳不定。

    薛柒随手将不断淌水的雨伞往廊下一扔,推开房门疾步而入:“督主,孟芸出宫了。”

    薛纪年正执笔行书,闻听薛柒线报,仅是嗯了声。

    孟芸怀孕之事,早在她确诊之日便八百里急送传到了他手中,算算时间,是该出宫了。

    见自家督主这么一派安淡的模样,薛柒也收起得知消息那一刻的激动。他悄悄顺了口气,站在薛纪年身旁,不再出声打扰。

    半晌,薛纪年忽然问道:“殷子商有何回应?”

    “南王为表敬忠,极力说服怀王,愿上捐黄金三十万两,解淮河两岸水患之急。”提到这事,薛柒不由有些激动。

    淮河两岸水利失修,碰上雨水充足的年份,便是患难成灾。每到这种年头,朝庭都得拨大批银两下放赈灾,可事实上,真正发放到位的灾银却是捉襟见肘。先不说河道疏理的费用,光是灾后重建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因为赈灾银被层层盘剥,导致每次灾后都有大量难民,死伤无数。

    而这一次,提督大人从南王府收取的这批黄金,却是直接带到了当地,不必经过任何官方,想必定能让淮河两岸贫民渡过此次灾劫。

    薛纪年点点头:“安排人清点,即刻送往充州。”

    “是!”薛柒应声,想了想,又问道:“督主,属下有一事不明?”

    “何事?”

    “南王为何要将明明是自己捐出的库银说成是怀王府上交?”

    薛纪年笔下未停,淡声道:“如此方能不负陛下的期许。”

    封你王位是做什么的?是拉拢你和朝庭的感情,是让你监视靖阳的动向,是让你管好一方疆土然后乖乖做个朝庭提款机。

    如今淮河水患,你不得有点表示?什么?刚上任还很穷?你穷没关系,你爹有啊,都想造反了,钱财不得堆成山?去挖啊!

    以上是宣统皇帝的想法。

    不过在薛纪年这里却不这么想。

    殷子商借用自己老子的财宝给自己买了个王位,他老子但凡有点气性,都得呕血三升,之所以没向殷子商呼巴掌,大抵是目前还没胆儿跟宣统皇帝彻底撕破脸,才一直忍着自家这个断命儿子。

    这事儿才过去没多久,又要来讨债,怀王会给才怪。

    逼急了说不定会跟殷子商翻脸。

    殷子商也知晓这后果,别看他现在跟父兄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事实上,那两人心里有多怨恨,他想都想得到。这股怨气他自然有办法化解,但需要时间。薛纪年在这节骨眼突然提出要捐款赈灾,无非是要更加的分化他们父子关系。

    但这笔银子他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为了两边平衡,只得他自己掏腰包。

    薛柒还是有些懵懂:“南王当初既是督主一手提携,督主又为何对他有诸多顾忌?”

    薛纪年依旧语气淡淡:“钱财落在聪明人手里,远比蠢笨之人危险的多。”他又继续落笔,头也未抬道:“你先下去安排布署,此事宜早不宜迟。”

    “是。”薛柒应声,又问道:“督主可要一同前往?”

    薛纪年淡声道:“可。”

    屋内一时安静,灯火在明亮的琉璃盏内跳跃,映着那端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