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室友都是外地来的,刚到一个地方自然对所在城市的风光美食十分好奇。言清在江源出生江源长大,是土生土长的江源人。连着几个周末,室友们都让言清带着游览这座城市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尽管言清想要回家帮着妈妈做事,照看年幼的弟弟,但她既是本地人对江源十分熟悉,室友们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她也不好推迟。
于是,四个人一起在开学的前两个月时间就爬遍了江源的山,看遍了江源的水,吃遍了江源的美食,体会到了江源独特的风土人情。江源大多数人有着南方人普遍的特质,长相含蓄;个子娇小;性格温柔又斯文;可是到了言清这儿,她就像变异了一般,除了性格遗传了南方人的普遍的共性,其它方面她都不像是南方人,尤其是身高,经常会有人问她是不是北方人。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四人来到了江源著名的景点凤凰山,凤凰山是一座海拔不到一千米的山峰,爬起来一点也不吃力,而且不收门票,所以言清从小到大经常到这儿来爬山。
周末室友都起得稍晚,到山脚下时已经到了正午。冯小玉说既要爬山,怎么也要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再爬,不然没力气。陶菲和芳芳没有表示反对,言清也就由着她们去了。结果冯小玉找了一家装修豪华看起来特别昂贵的餐厅。
到了门口,冯小玉开心的说:“这家看起来还不错,我好久没吃西餐了,江源不熟,都没找到吃西餐的地方,这家不知怎么样。”
陶菲马上附和:“我也是,在老家我基本上一周吃一次西餐,在江源来这么久我还没吃过这里的西餐,我们就去这里尝尝吧,装修高大上,味道也不会很差。”
芳芳是个老好人,只要他们几个决定了的事,她一般不会反对。
言清看着就要成了定局,她马上跳出来反对:“我们等会儿还要爬山呢,爬山是体力活,吃西餐根本吃不饱。而且现在也不是吃西餐的时候,咱们今天是来爬山的,不是来吃西餐的。今天周末,来这儿爬山的人特别多,等会儿你们吃完,只怕我们要挤着人家的肩膀上去了。”
言清说得在理,而且她是向导,于是陶菲和冯小玉便打消了吃西餐的念头,转而跟着言清找了一家简单便宜的快餐店。
只有言清自己知道她也不是不想吃西餐,只是她不知道这家餐厅的价格,万一进去几人吃个几百上千,就算平摊下来一个人也是几百,那么她一餐差不多就吃了半个月的生活费,这样的消费水平对他来说太奢侈了,她做不到也不允许自己这样挥霍。
吃过午饭之后,小玉问:“我们这爬上去要多久?”
“走得快三个小时就到了。”
小玉一本正经的算着:“上去三个小时,下来三个小时,那么一共就是六个小时。”
“我的天啊,这么久,六个小时,我的脚都要走废掉了。”陶菲嚷嚷着。
“所以啊,我出门的时候就跟你们说了穿宽松的衣服和鞋子,千万别穿皮鞋,可你非不听。”言清指着陶菲的小皮鞋说。
“我哪儿知道这山这么高,幸好今天还穿了一双没跟的皮鞋。”
“我们不会要到山顶过夜吧。”芳芳担心的问。
突然冯小玉像想起了重大事情似的说:“芳芳提醒了我,我一定得带些东西上路,补充了体力才有爬山的力气。万一要真像芳芳说的,到山顶下不来也不会饿着。”
“对对,我也是,我也要买零食。”陶菲赞同。
于是几人吃完了又去了一趟超市,陶菲、冯小玉每人选购了一袋零食,芳芳也买了些许,只有言清只买了一瓶水。
“你们买这么多,等会儿怎么提,这样不是加重了爬山的负担吗?”言清提醒着他两,可他们还是坚持要买这许多吃的。
“这并不多,我要边吃边爬,上去下来一共六个小时,吃饱饱的才有力气。”
言清见冯小玉这样说,也不劝他们了,只在心里摇摇头。
折腾了大半天,几人终于上路了。
开始上山的路还不算陡,尽管路上的行人非常多,但是四人还一直有说有笑的走着。
走了一个小时,突然的一个大陡坡,看着这坡小玉心里有些打退堂鼓,加上她手上一直提着的一大袋零食越发迈不开步子,走不动路。还有陶菲的鞋也磨破了脚,手里又提着东西更加重了负担。两人都想停下来休息。
言清从小就爬这座山,如果按他们这种速度前进今天得到很晚才下得来。初秋,天气转凉,而山上气温更低,所以她不停的鼓励两人,鼓励他们爬上去了再休息。
可是两人找着各种理由要休息,言清只好说服芳芳一起帮着她们提手里的零食,这才哄着他们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头。
可是爬上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