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485章 医疗的发展与改革(1/2)

  崇政殿内,刘宏与百官商议好了路政以及各种灾害预防之后,在组建路政司的同时,新设一个水利司,专司负责各地水利建设。

  同时,刘宏与百官,也都开始将目光放在了预防瘟疫上面。

  只见胡广率先站出身来恭声说道:

  “陛下,瘟疫的预防与治疗,定然离不开医者。

  臣以为应该再次扩大医学院的规模,争取培养出更多从事医学的人才是,根据各县人口不同,最起也要达到一县三个医馆以上的规模!

  而且每个医馆也要配备三人以上的各种医科的医者才行!”

  “这.....那得需要多少人?”

  “是啊,如今我大汉应该有一千三百多县,照此说来,最少要修建五千座医馆,差不多最少两万名医者才是!”

  “可是一个医者哪那么容易培养?又有多少人愿意学医呢?”

  听得胡广的进言,百官一时间也不由的议论纷纷,对于发展医疗一事,他们虽然没有反对,但是显然也并不看好。

  “诸卿,医疗一事,事关重大,只有医疗普及了,才能确保百姓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从事生产。

  而且也可以极大的降低婴孩的夭折,保证百姓人口的增长。

  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口多了,不仅能够增加劳动力,也能增加各种消费、兵源以及各种税收。

  其中的诸多好处,想必诸卿也能明白吧!”

  刘宏面色严肃的看向殿内百官,将医疗的重要性详细的说与了百官。

  曹嵩也赶忙附和道:“陛下说的是,除了粮食以外,医疗乃是保证人口的关键,所以医疗必须大力发展才是!

  而且医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也能增加朝廷的收入!”

  “臣等附议!!”

  听得天子一番话,百官也明白了医疗一事确实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况且,医学发达了,他们也能活的更健康不是?

  “好,既然诸卿意见一致,那么各地医馆一事,就由皇家商行和医学院共同负责!”

  “陛下圣明!!”

  见到天子将医馆与皇家商行挂钩,百官面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皇家商行每多一份收入,就意味着他们将来就能分更多的钱。

  随即刘宏一脸严肃的看向百官沉声道:

  “诸卿先别急着高兴,医馆自然要盈利,却也不能太过昂贵,不然逼的百姓都看不起病,全都在家等死,那还谈何盈利啊?”

  “陛下说的是,若是一场病就要人耗尽家财,不仅会导致他们不能进行其他消费,也会导致百姓有病不去医治,而拖垮身体,降低其劳动能力!”

  “不错,如此一来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是极,钱全花在了医疗上面,也极大的制约了经济、商业的发展!”

  对于看病贵的问题,百官也纷纷表示认可,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注意。

  毕竟,百姓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利益。

  随后,百官又开始针对医疗成本和各种价格进行了商议与规定。

  总之就是,医疗价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需要尽力维持一个平衡才是。

  例如一些寻常的小病,以前百姓前去诊治,就需要花费一千钱左右,许多百姓无力承担,最终小病拖成了大病,导致长时间无法劳作,甚至是死亡。

  但是追究其医治成本,也就才一百钱左右,如果诊治价格降到三百钱,原本只有一人看的起病,也会增加到十个。

  两相比较下来,医疗收益也会从九百钱增加到两千钱,这是一种两利的情况。

  唯一的问题就是,医疗的发展规模,只有医者多了,医疗技术上去了,这些才能实现。

  于是百官又开始转而讨论起了,扶持发展医疗技术的事情,医者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必须进行抬高才是。

  看着殿内百官热情洋溢的讨论各种情况与问题。gHxsW.coM

  帝座上的刘宏心中既开心,也有些心酸。

  开心的是,百官们讨论的事情,都是关于惠及百姓的东西。

  心酸的是,百官当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利益才关注这些。

  其目的还是为了保证那些人口和劳动力,能够为资本更好的进行服务。

  毕竟有人就有阶级,有阶级,就会有压迫。

  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管自己怎么做,乌托邦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二八定律,任何时代都无法逃脱。

  再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资本的压迫,起码还会保证劳动力能够活下去,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