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695章 杨彪的未来规划(1/2)

  “回禀陛下,刚好两年半。”

  见天子如此准确的便说出了自己离京的时日,杨彪心中也感动莫名。

  刘宏笑道:“难得杨卿愿意来此苦寒之地,还是说一说辽西的情况吧。”

  “诺!!”

  杨彪恭声应诺,随即说道:“陛下,如今辽西治下共有十县,人口六十万,其中汉民有四十万,乌桓人十二万,以及各部奴隶八万。

  这些人都已编户,成为了大汉百姓的一员,农闲时节,官府都会雇佣百姓运送煤炭、修筑道路。

  如今辽西北部的煤炭坊市,经过几次扩建,已初具规模,每日可转运两万石的煤炭。”

  刘宏问道:“那些挖煤的都是哪些部落的人?还是以乌桓人为主吗?”

  杨彪点了点头:“是的陛下,除南乌桓人以外,如今许多夫余人、北乌桓人还有部分鲜卑人也都参与了进来。”

  刘宏问道:“矿山的情况如何?”

  “各家已派人前往矿山,指导各部百姓挖掘,丘力居、难楼等人也主动派兵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一切都好。”m.baiycap.net

  “呵~,他们倒是挺积极的。”

  一听这话,刘宏也不由轻笑出声。

  “毕竟他们只需挖些煤炭便能换取粮盐,又不用拼杀、劫掠,他们自然乐意至极。”杨彪附和道。

  “是啊,如果有活路的话,又有几个愿意拿起手中的刀枪呢?”

  刘宏也不禁感慨莫名,随即凝声说道:

  “如今随着煤炭的普及,将来煤炭需求量只会更大,这每日两万石,还是远远不够的,杨卿要提前做好准备。”

  “请陛下放心,臣已经派人前往北乌桓、鲜卑、挹娄、三韩等地招募挖煤的人手,定会使其人口大量流失,降低他们的战争潜力。

  臣也会同在辽西的各个家族,开始组织人手,尝试地下挖掘的技术,相信不出三年,煤炭产量定可达到每日十万石.....”

  “至于运送煤炭的队伍,除陆上车队以外,臣也准备于辽西南部,修建港口,利用船队,通过渤海湾,直接将煤炭运到了青州以及渤海等地。”

  随即,杨彪就未来消耗各部人口、煤炭开发、辽西的海陆运输建设等等这些,逐一详细的说与了刘宏。

  “好,杨卿果然是难得的人才,有卿在,朕无忧矣。”

  见到杨彪将未来一切都规划的井井有条,还准备开发海上运输,刘宏也不由惊喜莫名,对于杨彪的才能,也是给予了最大的肯定。

  杨彪谦声道:“为陛下分忧,乃是为臣者的本分,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对了杨卿,关于吞并高句丽一事,杨卿何见解?”

  杨彪神色一顿,细细思量片刻后,随即说道:

  “陛下,高句丽控制的势力范围本就很大,再加上吞并的韩穢与沃沮两地,其实际面积,已经超过了兖、青两州面积的总和。

  臣以为吞并高句丽之后,完全可以新设一州,然后采用郡县制的方式,进行划分。

  并将他们的百姓内迁,同时组织流民迁徙、开垦,并驻军屯田,然后广修道路,与幽州各郡县相连,大力兴建学堂,教化当地百姓。

  如此,不出三十年,高句丽等地,将会彻底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好啊,杨卿所言,甚合朕意。”刘宏笑着点了点:“这样,杨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一份奏章出来。”

  “诺!!”

  刘宏与杨彪交谈了许久,直到日暮时分,方才散去。

  是夜,赵家、甄家、曹家、袁家、杨家、陈家等,派来负责在此地采购煤炭的人,也携带着大宗礼物,前来拜见刘宏。

  如今的这几家,靠着倒卖煤炭,赚的那可是盆满钵满。

  得到天子召见之后,不用刘宏开口,这些家族的负责人,便主动提出了修路的请求。

  刘宏原本还准备着给他们一些路税的优惠,但见这些人比自己还主动积极,索性便不提这茬。

  在辽西停驻两日之后,大军再次启程,向着玄菟郡缓缓行进。

  与此同时,率领高句丽大军围困木栅城的李肖,也不断的派人打听着关于汉军的消息。

  当得知汉军开始向着玄菟郡出发之后,李肖也急忙召集军中的众将商议。

  帐内,李肖环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诸位,大汉的小皇帝御驾亲征,我等不宜在此久留,需要尽快拿下木栅城。”

  右相赶忙说道:“大王,而今天气实在寒冷,我军将士多有冻伤,无心开战,臣以为,咱们还是撤军吧。”

  “是啊大王,那尉仇台得知汉军来援,定会拼死抵抗,我军若是强攻,定会损失惨重,届时如何抵挡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