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用过午饭,这才走出饭堂,想要回自己的房舍中。
直至他走到翰墨书院中的清池旁,却看到不远处,单臂的九先生,正吃力的清洗着一柄大刀。
那一柄大刀颇为宽大,足有一人高。
陆景仔细看去,那大刀上泛着银色的冷光,寒气逼人,可刀身却有斑斑锈迹,看起来已经陈旧、破败。
“这把刀大约就是风眠前辈口中的斩青山?”
陆景思绪轻动,朝着池边的九先生而去。
九先生一只手臂不知因何而断,他将这口大刀放在岸上,左手亲自留出清池中的水,酒落在大刀上,手中并无他物,只是单纯以手掌摩擦,想要擦去刀上的锈迹。
陆景走到近前,却惊讶的发现一一当九先生一手擦拭大刀,大刀上的锈迹就在顷刻间消失不见。
可每当九先生拿开左手,那些锈迹便会缓缓浮现出来,一如之前那般。
“可曾吃好了?”九先生似乎察觉到身后来人是陆景,语气还是那般和煦:“院里饭堂做出的餐食,比起翰墨书院以外,还要更好吃上一些。”
“吃过了,九先生,我来帮你?”陆景走到九先生身旁,未曾多想,便撩了撩衣,摆,也如他一般坐在九先生身旁。
九先生摇头,有些遗憾的笑道:“我这把刀自始至终只认我,旁人动它不得。
只是这把刀却因我而腐朽,其中的刀意精神也因此而沉睡,刀身上的斑斑锈迹也,是因此而来。
如今我在池水旁清洗也不过是些执念,想要洗干净刀上的锈迹,靠些凡间清水,实际上是无望的。”
陆景听这九先生的话,心中虽然好奇,却也知晓礼仪,他人之事,有时候也不能多
问。
九先生倒是颇为豁达,看向身旁的陆景,笑道:“我这把刀曾经名为青山,自我故土青城山中孕育而出,后来发生了一桩事,那青城山惹了天怒,受到了上天的责罚。
而我年少时,也觉得上天有命,不可驳斥,也就以此刀斩青山,在那一桩上天劫难中,我成为了行刑者。”
九先生说话时眼中带笑,可不是为何,当这些话落入陆景的耳中,陆景却觉得九先生心中含着莫大的悲哀。
“其中应当还有些隐情,否则九先生必然不会每日描摹青山。”陆景心中暗暗思索。
果不其然,九先生说到这里微微一转,又转过身去,继续执着而又无谓的清洗着斩青山上的锈迹。
“可是后来啊,夫子告诉我,无论是天上的星辰,还是俯视人间的仙人,有时候也会犯错,有时候也会生出恶念。
我以青山斩青山,斩去我自小生活的故土,又犯下了滔天的杀念,以往锋锐的本心其实已然消亡。”
“心中如若山岳般厚重的信念,也早已崩塌殆尽,正因如此,自从观棋先生救下我的性命之后,我就再也无法画青山了。”
九先生仿佛在说旁人的故事,自始至终,脸上笑意如故。
陆景沉默地听着,并不曾多说什么。
九先生忽然话锋一转道:“陆景,如今观棋先生肩头打着你我难以想象的重担,他颇为欣赏你……
这些,你可曾知晓?”
陆景神色微怔,继而轻轻点头。
九先生看到陆景的神色,脸上笑容更加温厚了些:“观棋先生是真正的君子,我濒死时,他将我从青山墓葬中拉了出来,夫子不在人间已然四十八年。
这四十八年时间,观棋先生始终默默打着重担,这天下,这凡间与天上,乃至着大伏太玄都,都远不如我等见到的这般平静。
他心中有些理想,少年时也曾驳斥天下名士,想让他的理想在这凡间大地上,在凡俗而又可贵的生灵中开出花来!
可是…………战乱、杀戮、野心、诸多灾祸接踵而至,将这一方天下搅得民不聊生……
后来四先生死了,观棋先生沉默一夜,便再也不会说话,他也借此修了闭口戒,神念亦不语,直至你入了书楼。”
“他也许在你身上,看到了某种希望。
”九先生娓娓道来。
陆景始终沉默的听着。
他想起自己初见观棋先生时,观棋先生其实便以弟子待他。
最初他入书楼时,除了一手笔墨之外,以他的学问尚且不足以成为书楼二层楼先生。
然后…………观棋先生只让他摘录典籍,养心中静气,也让他从那些典籍中读出些道理来。
如今想起来…………这其实是观棋先生的用心良苦。
九先生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