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作我是陆景,也不敢来大荒山(4/5)

妖魔,又或者去大荒山上遇了险,一去不回……那学堂中的孩子们便求不了学了。”

    陆景道:“对于太华城中的百姓来说,学问其实并无多少作用。”

    “自然有用。”宁严冬斩钉截铁:“且先不说科举改命,读了书、读懂了许多道理、读懂了许多学问,看自己也能看得更清楚些。

    更何况……”

    宁严冬说到这里,又低头看了看大地,似乎是在看着太华山。

    “太华山上关于天柱的传说已经太久,太华山上很多人一代又一代守着这座荒山,便是在守着这天柱。

    可这天柱已经破败太久,总感觉再也立不起来了。

    所以我总在想,我们这一辈人已经再难离开太华山,这一辈子守在太华山倒也无妨。

    可是年轻一辈乃至那些孩童若是再将这一生蹉跎于这贫瘠之地,实在有些可惜。”

    “读了书,见了书中的世面,识了字,往后再下山去,见天下的世面也就不再那般难了。”

    “至于这太华山……我们这些人再守一守便是了,年轻一辈练了武,读了书,就莫要守在这里了。”

    宁严冬张嘴笑着。

    陆景看着他黝黑的面容,问道:“你年轻时,可曾想过离开太华山?”

    “自然想过。”宁严冬道:“只可惜我那老父亲那时还藏着一块天柱残石,正因为那天柱我才能修成如今这等修为,虽然身在贫瘠之地,可这一生终究未曾忍饥挨饿。

    这已经算是恩德,我守一守这太华山其实也是应当的。”

    “姜先时应当也是这么想的。”陆景心中这般自言自语,旋即他脸上露出笑容,对宁严冬说道:“天下虽大,可是以壮士的身手,哪里都可去得。

    之所以不离开太华山,不过是因为自缚,也是因为心中的执念……

    若是有朝一日,太华山不需要再守了,壮士又想去哪里?”

    宁严冬回答:“我一生都在太华山上,不曾远走,也不知道天下哪里的风光好。”

    陆景忽然笑了:“重安三州有一处油菜地,连绵数千亩,花期都在每年一到三月。

    有人曾与我说过,那里一旦开花,便是真正的花海,美不胜收。

    我们现在启程,一路走走停停去那大荒山,正好可以看一看重安三州那一片油菜地的风光。”

    宁严冬一边点头,一边打了一声口哨。

    顿时,一只黑色的猎狗沿着山路跑来。

    宁严冬低头和那猎狗说了几句,猎狗吐着舌头、摇着尾巴扯了扯宁严冬的衣袖。

    随着宁严冬又一声口哨,那猎狗又沿着山路跑走了。

    “如此一来,就不怕妹妹担心了。”

    宁严冬解下了身后的长弓,以及腰间的短刀重新系紧了。

    他又看到陆景腰间配着的刀剑,只觉得这一刀一剑十分好看。

    “陆先生佩剑倒还说的过去,读书人佩剑更潇洒倜傥些。

    如何还佩着一把刀,莫不是先生也练刀?”

    “会一点。”陆景点头。

    宁严冬上下看了陆景一眼,笑道:“我虽然看不透陆先生的修为,可我总觉得陆先生必然是一位极不凡的人物。

    所以你独自前往大荒山,我不会觉得先生是在痴人说梦。”

    “再往下走几里地,便是我一位老相识家中,他家里有一匹好马,正好给先生代步。”

    “我有马。”陆景指了指远处山石。

    山石之后,马蹄声响起。

    自那院中跑开的照夜,来到陆景身前。

    “好马!”宁严冬眼睛一亮:“我时常在院中看到这匹马。”

    陆景笑道:“这是我结拜兄长送给我的大礼,陪伴我许久。”

    二人翻身上马。

    原本就想要独行,甚至不曾让石岱青带领骑虎武卒护持的陆景,最终却带上了太华山上一位猎户。

    太华山上的猎户,终于下了山。

    这是此生第一次。

    那黄瓦道观前方,龙冠主拿出了一根有些破旧的拂尘。

    她带着这拂尘也随着陆景前去。

    当那拂尘离开太华山。

    大雷音寺,有一位气质华贵,身穿一身纱衣,美艳不可方物,眉心还有一枚金色印记的女子自打坐中睁开眼睛。

    这女子身后,还倒映着一轮佛光。

    那是大雷音寺地藏轮佛光。

    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