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一百四十八章 坞堡(1/3)

  西平的治所虽然在西都城。

  但西都是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才扩建的,其底蕴远远不如矗立了三百多年的临羌城。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进取河西,于此地建城。

  汉宣帝神爵元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开屯田,以定羌人。

  此城地处药水湟水三角地带,湟水在南,羌水在西,沙岭在北,戎峡在东。

  堪为祁连山之南第一重镇。

  向南俯视河湟谷地,向西雄视西海草原,向北可窥伺武威。

  所谓关山锁钥不过如此。

  在迷当的注意力转向西海之时,也渐渐意识到临羌城的重要。

  但为时已晚。

  羌人没有如此远见,从汉羌大战就可以看出,羌人不擅远谋,打到哪算哪。

  一次次揭竿而起,一次次被汉军镇压。

  潮水般的羌人涌向城墙。

  临羌城仿佛睡着了一般,没有丝毫动静。

  这让羌人们起了一些侥幸之心。

  他们踩着尸体,架起长梯,小心翼翼的攀爬。

  羌人本就不擅攻城。

  只因背后有雪亮的长刀。

  凡是临阵而逃的人,全被削去四肢,丢在湟水河中哀嚎。

  与这种死法相比,死在城下反而是一种解脱。

  好在这座城已经被猛攻五天。

  所有羌人都觉得,这座城不会撑太久。

  几名勇士已经快爬上城墙,城下、营地里的人都注视着他们。

  咚、咚、咚……

  然而噩梦一样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仿佛捶打着他们的心脏。

  没有喊声,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只有长矛向前突刺。

  那血迹未干的长矛,带着尖锐的破风声,瞬间就刺穿了羌人勇士的皮甲,凄惨的仿佛唤醒了城墙。

  接着,石头、擂木、箭雨从城墙上兜头泼下。

  整个战场瞬间沸腾起来。

  城下蚁附的羌人惨叫声直冲云霄。

  而城墙上,只有忙碌的身影。

  士卒持矛攒刺,青壮投下木石,女人搬送。

  几员将领在城头指挥、鼓舞士气。

  羌人的攻城再度以失败告终。

  凄凉的号角由远而近。

  未死的羌人,被抛弃在战场上哀嚎,与这号角声渐渐重叠。

  迷当一开始非常有自信。

  手握几万大军,又有卢水胡、月氏胡相助,而临羌城兵力空虚,就算用人堆,也把临羌城堆下来了。

  然而事实却超乎他的想象。

  临羌城宛如大雪山一样,无论暴风骤雨,始终屹立不倒。

  反而是他损兵折将。

  耗费五天,折损近万人马。

  卢水胡、月氏胡在损失几千人马之后,也开始偷奸耍滑,每日要粮要军械。

  仿佛两头永远喂不饱的狼。

  偏偏迷当不能罢手,还要继续喂。

  不然狼饿了,就不管什么盟不盟友的了。

  尤其是沮渠部卢水胡,原是匈奴的一支,凶狠似狼。

  “这张特到底是什么人?”迷当的眼中布满血丝,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不仅打击了羌人的士气,也打击了迷当雄心和信心。

  几日鏖战,张特的名声逐渐传扬开。

  能以几千士卒,抵挡近十万大军的猛攻,名声不响亮也不行。

  “此人原是曹魏武卫营的屯长,跟随杨峥从骆谷中突围,被杨峥倚为心腹。”俄何烧戈的声音越来越小。

  自从遇到杨峥,他感觉自己就没顺过。

  “一屯长竟有如此能耐?”迷当很愤怒。

  不仅仅是因为攻不下临羌城,而是跟敌人相比,自己手上全是废物。

  愤怒之后,便是一层被刻意压制的恐惧。

  汉人中有多少这样的人物?

  而他身边,却只有俄何烧戈、蛾遮塞这些货色。

  不是他不想杀俄何烧戈,问题是,杀了他,其他人也未必能顶用,或许更加不堪。

  “既然临羌攻不下,大王何不直取西都?毁了西都,也等同于破了杨贼的基业。”俄何烧戈小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圈。

  迷当冷笑一声,“你以为本王的第三步棋是什么?”

  俄何烧戈不敢言语。

  但迷当望向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善。

  “报大王,沮渠复拔又来要粮。”一羌官前来禀报。

  俄何烧戈则长长松了一口气。

  迷当的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