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四百零六章 夜谈(1/2)

  虎步军的战力杨峥已经领教过了。

  尤其在山岭之间,战场还是人家预定的。

  此战并不好打。

  牺牲这么多人去救一个胡烈也不值得。

  而胡烈若是阵亡,说不定会引起郭淮与司马家的隔阂。

  杨峥还是乐于见到的。

  刚赶到飞凤岭,大战早已展开,徐质仿佛一头发情的野狗,嗷嗷叫的指挥着凉州精锐往山上冲。

  山上矢石如雨般落下。

  魏军尸体狼藉,血流满地。

  但徐质不管不顾,一心向前猛攻。笔趣阁

  见到杨峥领军前来,生怕抢了他的功劳,亲自提刀上阵,披两层重甲,身边一众刀盾手,跟着他前仆后继。

  大力出奇迹。

  一层层尸体铺垫,终于让徐质突破了蜀军的阻击,一头扎入飞凤岭中。

  过不多时,蜀军又堵住伤口、

  岭内声息越来越远,越来越轻,最终微不可闻。

  仿佛徐质的万余人马被这穷山恶岭吞噬了一般。

  “属下愿为前锋!”刘珩又过来请战。

  “将军,情况有些不妙。”孟观低声道。

  “你看出什么?”杨峥也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这山岭实在险恶,仿佛一头巨兽张开血盆大口,等着人往里面跳。

  “此地地形狭窄,两侧山岭相逼,蜀贼占住山岭两侧,进去多少人都出不来。”

  为将者,不识天文,不知地形,是庸才也。

  孟观通术数,识天文,自然也知道地理。

  暮色之中,一列蜀军在山林间冷冷的望着杨峥,仿佛一头头嗜血的野狼。

  “打不打!”刘珩提着狼牙棒问道。

  “令全军就地扎营,设鹿角,掘堑壕,斥候四面哨探!”这根本不需要考虑。

  兵法有云: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眼前的地形正是险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但从不从,不是杨峥说了算,而是郭淮说了算。

  士卒们砍伐树木,搭建营垒。

  一个时辰不到,营垒就立了起来。

  鹿角铺了两层。

  杨峥还觉得不够,有增加了两层。

  直到营地看起来像个铁桶才安心。

  铁桶不仅防着前面,还防着后面。

  忽而山岭上火把通明,几员蜀军将领站在峭壁上,居高临下,笑道:“既然已经来了,何不入岭内一叙啊?”

  回声在山壁间反复传荡。

  “姜维?”杨峥望向峭壁上的人影。

  但这个距离,姜维肯定听不到。

  便带着百余亲卫扛着大盾趋前。

  “阁下何不下来一叙?”

  “哈哈,杨兴云果然诡计多端。”姜维心情很好,话也特别多。

  其实这场仗,杨峥也感觉很郁闷,明明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明明已经找到姜维的死穴,但还是被他找到了机会。

  计谋拙不拙劣没关系,关键看是谁用,用给什么人。

  胡烈、徐质两人恰好就是有勇无谋之辈。

  “阁下在此迁延,莫非不知郭都督已经发兵掐断阴平道,陈使君进军牛头山?”杨峥知道内部的各种鸡毛,但姜维未必知道。

  可惜暮色中,也看不清姜维的神色。

  只听到峭壁一声冷笑,“郭淮此人私心太重,未必会如兴云所言,而你违背郭淮将令,不救胡烈与徐质,难逃其咎,夏侯玄羊入虎口,仲权公已归附大汉,兴云何不一同归附?他日扫荡中原,重塑我大汉之雄风!”

  姜维声音不觉高亢起来。

  有那么短短一瞬间,杨峥也有些憧憬。佩服姜维的斗志。

  只可惜现实是黑暗的。

  曹魏一地鸡毛,蜀汉也不见得强上多少。

  蜀军一向爱惜兵力,杨峥也爱惜自己的部下,不打无所谓的仗。

  两边都没有打的意思,索性就多聊聊。

  这种场合可不多。

  胡烈也好,徐质也好,死就死了,关自己屁事。

  “诸葛武侯尚且不能成事,何况阁下?阁下本就是天水人,何不顺应天意,归降我大魏啊?”

  一阵悠长的笑声从山岭间传来。

  原以为姜维会长篇大论,却离开了峭壁,消失在山林中。

  过不多时,后方蹄声大起。

  原来是有人来了。

  杨峥赶紧回到营垒中,全神戒备。

  夜色中,一杆“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