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两百一十五章 征召(1/2)

  每年秋天,草原牛马健壮、西平粮食将熟之际,就是各大部族蠢蠢欲动之时。

  诸胡内迁,本就是这时代的大趋势。

  张特多次派人禀报,连续多股月氏胡、龟兹胡南下西海草原,被张特击败,俘虏三千余人,战马、牛羊五千多头。

  南面大榆谷都尉尹春也呈报,发羌烧当羌钟羌多次进犯屯田,抢夺粮食,被奴隶与守军击溃。

  其中赵登的残营表现突出,多次主动攻击,屠灭羌谷,远近羌人闻其名而丧胆。

  想要绝对的和平是不可能的。

  只能在不断斗争中崛起。

  后世华夏不也是如此吗?

  鉴于羌胡越来越猖獗,杨峥又开始新一轮的打击。

  骁骑营、锐步营、亲卫营两万余众,分成二十部,每部千人,扫荡内外。

  尹春被提为河曲统制,赵登提为副统制,负责南面对发羌烧当羌的打击。

  周放和袁效都被提为统制。

  这三人虽然不是大将之材,但忠心耿耿,又是武卫营的老卒。

  三年来被杨峥悉心培养,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镇守一方是够了。

  尹春镇大榆谷,周放镇临羌,袁效镇安夷,邵通镇龙耆。

  张特经营西海西面的伏罗川。

  杜预营建牧场。

  周煜最辛苦,没事的时候经营大积石山,有事的时候在西都、积石堡两头跑。

  杨峥提拔杨济为副统制,给周煜打下手。

  整个西平西海都在杨峥的牢牢控制当中。

  羌胡想以武力进犯,几乎不可能,只能小打小闹。

  秋收开始的时候,整个西平都洋溢在喜悦当中。

  连鲁芝都巡视了各大屯田,对杨峥赞誉有加,“昔者汉武以屯田定西域,赵充国续之,方能广开边地,兴云大兴屯田,利国利民。”

  “西平土地本就肥沃,粮足,人心乃安。”杨峥看着屯田中劳作的人影。

  奴隶们挥汗如雨,绰子左右甩动,成片的麦子割倒。

  诸葛武侯二出祁山,进攻天水,抢夺上邽司马懿的屯田,发明绰子这种工具,快速收割。

  司马懿督关中诸将以优势兵力迎战,被蜀军阵斩三千级,获得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司马懿退守卤城,拒不出战,被诸将讥讽“畏蜀如畏虎”。

  这也是司马懿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败绩。

  后因李严运粮不济、辎重不齐,谎称蜀主召还,诸葛亮无奈退军,于木门道伏杀张郃。

  绰子在陇西流传二十多年,由竹篾编成,半圆竹筐网,形如簸箕,稍大,长宽各三尺余,箕口处有二尺多长、四指宽钐刀。

  “安西将军有意召我入朝为郎中。”鲁芝忽然道。

  杨峥一愣,司马家这么快就把主意打到鲁芝身上了?

  历史上司马懿对鲁芝不错,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接替陈泰,起用为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

  先后督镇并州、荆州、青州,所任皆有功,造福一方,政绩突出。

  鲁芝此前本来就有名望,是明帝为曹爽选拔的人才,可惜曹爽弃而不用,整天与邓飏何晏等人厮混。

  司马昭能注意到鲁芝的存在,不足为怪。

  不过此举让杨峥难受了,身边总共才几个会治政之人?

  地方县、乡、亭、里建制的恢复,都是鲁芝搭建的。

  羌胡汉如此和谐,鲁芝功不可没。

  现在走人了,简直是釜底抽薪。

  司马昭随意的一手,就让自己难受了。

  不过此事成不成,还要看鲁芝的意思。

  司马昭只是安西将军,又不是丞相,更不是皇帝,无法代表朝堂,权柄在司马懿手中。

  就算朝廷征召,鲁芝也可以拒绝。

  魏晋时代,拒绝征召的大有人在。

  “伯父此去洛阳,必定大展宏图,官运亨通。”杨峥拱手一礼。

  鲁芝不同于夏侯玄,出身扶风郡大户人家,但算不上士族豪强,东汉末年,其父郭汜所害,自幼流离失所。

  没有根基之人,司马父子往往会网开一面,提拔重用。

  诸如邓艾、石苞、王基、州泰等等。

  都是司马懿慧眼识英雄,简拔于微末之时。

  一向严肃的鲁芝笑道:“小子何激我哉?”

  “小侄岂敢,伯父天下英才,为先帝器重,从不党附阿谀,有名望于雍凉,司马懿初得权柄,必会重用伯父,以为天下人之垂范。”

  鲁芝长叹一声,“大将军与司马太傅为敌,焉能不败?王彦云败亡之日不远矣,大魏天下迟早落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