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三百九十三章 防线(1/2)

  杨峥目光在沙盘上扫视了一圈,境内不听话的似乎只剩下沮渠部。

  当初因为他们势力盘根错节,张掖、酒泉、武威、西平都有他们的部落,所以杨峥不得不先征讨高昌,然后疏通河西四郡。

  现在,河西四郡与高昌全都落入自己手中,是时候对这帮孙子展开毁灭性打击了。

  做人要讲诚信,说灭他们全族,就一定要做到,不然以后谁还鸟自己?

  伟人还说过,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残忍。

  “凉州皆定,诸部真心实意拥护本将,唯卢水沮渠部居心叵测,冥顽不灵,屡次劫掠过往商旅,侵占良家百姓之田宅,破坏凉州安定团结,已成凉州之恶痈,本将即为大魏之肱骨,当为天下诛除此獠,还凉州以朗朗乾坤!此令,凡凉州忠义豪杰,可自领义士剿灭之!”

  一道军令很快传扬凉州各地。

  豪强们等的就是这个,纷纷聚集族中精锐子弟磨刀霍霍。

  “皇甫氏、张氏、索氏、李氏多次助我军,凭什么贾氏、廖氏等族也能出兵?”庞青实在忍不住道。

  杨峥笑道:“我的军令不是说清楚了吗?凡凉州忠义豪杰,可自领义士剿灭之,谁忠义不忠义,不是咱们说了算嘛?”

  用后世的话说,这叫最终解释权归自己。

  庞青恍然大悟,又拿出小本抄抄写写。

  杨峥摸着下巴,“再传一道命令,凡出兵豪强,必须有官府的忠义令,没有此令者,一概视为非法,非法者,全部缉拿!”

  以前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让你惹不起。

  所谓忠义令,就是后世的私掠令。m.baiycap.net

  这年头无论干什么,都要找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豪强斗部落,杨峥觉得这个思路不错。

  趁这个机会,杨峥把宣义郎也塞进去,随同豪强们出征。

  一套套命令下达,仅仅一个月,便收到了丰硕的成果。

  张掖、酒泉、武威等地的沮渠部遭到毁灭性打击。

  其实出动正规军,未必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沮渠部是地头蛇,大军来袭,他们躲进山里,正规军也不能一直堵着他们。

  而豪强们就不一样了,他们也是地头蛇。

  在地方上有重大影响力。

  更熟悉沮渠部的路数,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一队队的俘虏从祁连山脉的各个山谷中押送出来。

  让杨峥惊讶的是,沮渠部人口还不少,随便一个山谷便有几千人,只一个月,便俘获近两万人。

  难怪日后能在凉州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从今往后,凉州再也没有沮渠部了。

  河南地的秃发树机能表现也不错,与乞伏部汇合,长驱直入,两次击败铁弗部为首的匈奴部落,掳获大量人口。

  从宣义使的汇报来看,秃发树机能颇有军事才能,在河南地合纵连横,分化离间,吸收了不少摇摆不定的鲜卑、羌人部落,形成对铁弗部的战略优势,然后再一步一步挤压匈奴人的战略空间。

  拿下黄河两岸指日可待。

  协从军都这么努力,正规军肯定不能这么闲着。

  不用脑袋想就知道,淮南三叛之后,司马昭肯定要来跟自己玩命的。

  轮番休沐,士卒与家人们团聚了半个月后,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新式军营中,杨峥一一巡视,事无巨细,寝房、食堂、澡堂、厕所、鞠场、校场、武库、马栏,全都建造出来。

  其实军营才是最好的熔炉。

  无论什么族,只要一入军营,共同的生活方式,迅速改变他们的习俗。

  十人同住一间房,不分军官与士卒。

  宣义郎也与士卒同寝同食。

  食堂的饭菜也尽量荤素搭配,凉州别的没有,畜牧业首屈一指。

  吃和住,也是战斗力的一种。

  “此为定式,以后军营皆按此制建造。”巡视一圈,杨峥觉得挺满意。

  “唯。”随行负责后勤的从事当即应命。

  一个士卒上午训练两个时辰,下午午休半个时辰,再训练一个时辰,蹴鞠一个时辰,吃了晚饭,听宣义使们说书或者排练的戏剧,一天下来满满当当。

  这种环境下,士卒不用心训练,就有些对不起自己了。

  好在士卒也相当珍惜现在的生活。

  亲军三营不是铁饭碗,也采取淘汰机制。

  每个月有一次考核评估。

  偷奸耍滑、不思进取,被刷下去是迟早的。

  而凉州各地的府兵都红着眼盯着亲军名额。

  “报将军,近日陇西李氏密报,邓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