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四百八十九章 沓中(1/2)

  虽然有了伐蜀之策,但具体实行起来却有重重困难。

  带的兵力多了,后勤补给压力大,动静也大,就不是偷渡,而是明闯了。

  带的兵力少了,如何攻破成都?

  历史上刘禅投降曹魏,但未必会投降凉州。

  如果刘禅不投降,一座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就不是那么简单能攻陷的了,最大的可能是,南中、永安的援军赶回,围歼杜预于成都城下。

  再则,现在姜维一直蹲在沓中,防的是谁不言而喻。

  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第一关就是沓中,然后走孔函谷,南下阴平,从景谷道穿**平小道,在山岭间穿行六百里,走出阴平,迎面就是蜀国重镇江油,江油背后还有涪关、绵竹关,最后才是成都。

  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状况,杜预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看着沙盘上复杂的地形,杨峥不得不钦佩邓艾的勇气。

  没有邓艾,三国的格局大概率还是持续一二年,直到刘禅或者姜维去世,蜀国如吴国一样乱成一锅粥,司马氏才可能有机会。

  如今,只要姜维挡在沓中,偷渡阴平没有任何机会。

  所以现在的局势就看钟会给不给力,能不能撕开汉中的铁壁。

  李特的七千羌氐山地步卒已经赶往枹罕,等待杜预大军的汇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钟会拿不下汉中,姜维这尊门神就不会走。

  还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除了屯兵沓中,姜维还在祁山中立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七围,把陇右挡的滴水不漏。

  这也说明姜维对自己的忌惮还在钟会之上。

  苦等之中,秋风逐渐变成了寒风,天地间的肃杀气越来越浓重。

  似乎能嗅到金戈铁马的血腥气。

  一转眼就是甘露四年十一月,一场薄雪降临在凉州大地上。

  「细作传来消息,钟会粮食贵乏。」庞青禀报道。

  杨峥忍不住眉头一皱,难道这次时机白白错过了?

  钟会败北,蜀军必将大获全胜,有这十二万精锐回血,蜀国说不定又支棱起来了。

  「钟会败亡在即,君侯何不出兵关中,先拿下长安,收聚秦岭溃兵?」孟观建议道。

  「长安不易取也!」别人不知道羊祜的厉害,自己还能不知道?

  三国最后的三十年,最耀眼的存在就是姜维、邓艾、钟会、羊祜、陆抗、杜预几人而已。

  而且杨峥觉得,关中很可能就是钟会留给自己的一个大坑。

  自己动了,洛阳的司马昭肯定也会动。

  到时候还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战略定力非常重要。

  关中必然要去,但绝不是现在局势还未明朗的时候。

  正商议的时候,亲兵在堂外道:「君侯,钟会有信至!」

  杨峥一愣,说钟会、钟会就来了。

  这厮现在骑虎难下,还有心思写信来撩自己?

  目光刚落到缣帛上,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兴云吾弟,为兄必取汉中,弟可在姑臧静候佳音也,如若烦闷,可攻沓中,收姜维、廖化等蜀中俊杰,再会师汉中,你我兄弟重逢,开怀畅饮,足慰平生之志也……」gHxsW.coM

  杨峥简直无语了,什么时候他成了「兄」,自己成了弟?

  不过看他得瑟的语气,似乎颇有胜算。

  「把这封信也送给贾充。」

  洛阳城里,司马昭恨不得把自己千刀万剐,你钟会在这里称兄道弟,太不把司马昭放在眼里了。

  「唯!」庞青接过信。

  钟会这个时候来信,无疑是给了杨峥一颗定心丸。

  这厮虽然得瑟,玩名士风范,但绝不会信口雌黄,说到就一定会做到。

  「等等,把此信也给姜维抄录一份。」杨峥灵机一动。

  眼下局势,最应该着急的不是自己,而是姜维才对。

  内有黄皓等人掣肘,外有十二万大军,以及虎视眈眈的自己。

  这种压力常人早就崩溃了。

  现在的蜀国,也就是姜维这一根顶梁柱,其他人不足为虑。

  很快,十几骑从陇西翻过牛头山,进入沓中。

  姜维精神不错,每过一天,钟会的十二万大军便衰弱一分。

  敛兵聚谷之策也承受住了巨大压力。

  不过在看到钟会的信后,姜维神色逐渐低沉下来。

  混到钟会这个层面的人,若是说到做不到,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了。

  「你家主人可有他言?」

  「我家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