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六百九十章 天谴(1/2)

  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晋书·帝纪第三》

  不是司马炎不想给杨峥找事,而是自己的破事也来了。

  老天爷是公平的,秦国刚从旱灾、蝗灾、病灾中爬出来,展现出勃勃生机。

  中原却出事了。

  司马炎刚刚登基,追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后,洛阳就爆发大瘟疫。

  仿佛老天爷也在诅咒司马家。

  瘟疫当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由青州水灾而起,漫延至豫州,传入洛阳。

  不过倒霉的永远是百姓。

  士家门阀把门一关,家里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不愁吃喝。

  司马家的晋国没有学到曹魏的好,却完全继承了曹魏的坏。

  官府迟钝而腐朽,不闻不问,管理不力。

  百姓要为生计而奔波,更没有抵抗之力。

  洛阳城连尸体都处理不了,直接抛入洛水了事,浮尸密密麻麻,一层铺着一层,向下游飘去,感染更多地区。

  不过这些对家大业大的司马家而言都可以承受。

  民间疾苦,洛阳朝堂上虽有耳闻,却不曾亲见。

  不是亲眼所见,就不知道民间之苦难。

  “殿下,此地不可久留!”嵇喜劝道。

  但司马攸无动于衷,坚持要在街头为百姓施粥。

  也正是他的这一举措,让洛阳多活了些人。

  “民不聊生,本王岂能无动于衷?打开洛阳府库,赈济百姓!”司马攸叹道。

  嵇喜眉头一皱,“殿下万万不可,荀勖、冯紞一再向陛下进谗,殿下如今开仓赈济百姓,岂不正中他们下怀?”

  司马炎为登上皇位,其实也向司马攸一方做出过妥协。

  皇帝是司马炎的,但司马攸总统军事,抚宁内外。

  打开仓门这种事,自然也在其职权之内。

  “都什么时候了,还纠结这些?若瘟疫扩大,只恐中原百姓死绝!”司马攸厉声道。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汉末大瘟疫,死亡的人口何止千万?

  “唯!”嵇喜拱了拱手。

  “再令太医院所有太医召集人手,务必止住瘟疫!”

  正如嵇喜所言,进谗的不止荀勖、冯紞,还有荀顗。www.baiycap.net

  “齐王既已封国,理当就封,何必留在洛阳?”荀顗德高望重,是荀彧的第六子,他却没有陈泰的气节,被司马懿、司马师的血腥手段吓破了胆,早早依附在司马氏膝下。

  司马炎当然不喜欢司马攸,但却动不了他,以司马骏为首的宗族也倾向于他。

  但放在眼皮子底下,总比放归青州要好。

  洛阳城中死伤枕籍,但食肉者商议的却并不是灾情。

  “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陛下不可不慎也!”冯紞也趁机来了一句。

  司马炎却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目光转向贾充。

  贾充知道司马炎的意思,但他身为司马攸的岳父,实在不好多嘴,索性换了一个话题,“钟会归吴,必为国家心腹之患,陛下不可不备也!”

  一句话就让石苞、羊祜注意力全都转移过来。

  这两人跟贾充一样都是聪明人,绝不参与司马家的家事。

  “如何防备?”司马炎也兴趣大起。

  经过这一战,他总算明白一个道理,还是东吴好欺负。

  贾充三角眼骨碌碌转了起来,“羊叔子有先南后西之略,攻略东吴已是我大晋之国策,当在淮北聚以重兵。”

  羊祜拱手道:“不可,如今合肥新城已为贼所得,合肥之后有东关,东关之后有长江,淮北进兵必劳而无功!”

  “卫将军可有良策?”司马炎道。

  “于淮北兴兵不如在襄阳大力屯垦,训练水军,待粮草丰足,倾国之军围攻江陵,一如当年围攻寿春诸葛诞!然后顺江而下,一举荡平江东!”羊祜沉声道。

  本质上还是那套国力碾压、泰山压顶。

  不过笨办法往往是最无解的办法。

  晋国国力在巅峰,目前而言,三国中最强,吴国经过孙皓的折腾,国力大不如前。

  秦国发旱灾、蝗灾,晋国发水灾、瘟疫,吴国没有天灾,却有人祸,吴国永安(非蜀国永安)山贼施但等人聚众数千人,劫持孙皓庶弟永安侯孙谦离开乌程,拿走孙和陵上鼓吹曲盖,直接攻打建业,到了建业城下时,兵力已有万人,被诸葛靓和丁固击败。

  广陵军民惧孙皓残暴出逃奔晋,被吴军水军射杀在淮水。

  还有东吴西陵督步协,多次派密使与王乂秘谈。

  只等司马炎如何封赏,司马炎忙着登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