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七百一十四章 内斗(1/2)

  “事以密成,以泄而败,秦贼之细作遍布天下,既然要伐秦,则必密之,粮草、军械、精兵集于弘农,然后猝然攻之,先拔华阴,再破郑县,长驱直入,兵临长安,使贼措手不及,然后陛下拥数十万大军出洛川,入秦川,以倾国之力一鼓作气拿下长安,长安若破,秦贼之势尽去!”

  陈骞一直被马隆压着打,为了出这口恶气,也算是豁出去了。

  司马炎的目光转向石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直接扭转战场形势,是最适合的前部督人选。

  但石包此刻又睡着了,还流了一嘴的口水。

  毕竟年纪不小了,七十岁。

  司马炎摇摇头。

  荀勖进言道:“陛下欲改先南后西之策,则必先与江东结好,一则可混淆秦贼试听,壮我声势,二则避免江东出兵袭扰,令我分心。”gHxsW.coM

  “结好?”司马炎皱起眉头。

  若不是钟会挡在濡须,司马炎此刻已经进入建业了。

  结好江东就是要给钟会发展时间。

  司马炎目光灼灼的盯着荀勖,他与钟会不合,天下皆知,为何总感觉他有意无意在助力钟会?

  不过转念一想,这是士族的常态,一切以家族利益为重。

  司马炎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左右。

  钟会在江东崛起,其实也是颍川士族在江东开枝散叶。

  荀勖是钟会的外甥,这种姻亲的联系始终是无法磨灭的。

  眼下吞并江东已经不现实,钟会部曲的战力在濡须已经展示过了。

  荆州还有陆抗。

  只能看羊祜在襄阳经营的如何了。

  不过这需要时间。

  或许数年之后,钟会与陆家反目,机会也就有了。

  “那就派出使臣,联络东吴!”现在的司马炎还算是个合格的皇帝。

  “陛下英明!”荀勖拱手,正好撞到贾充不怀好意的目光。

  “孙皓刚刚被陛下擒获,此仇亦不共戴天,江东岂肯罢休?倘若江东君臣让归还孙皓,荀君以为改如何应对?”果然,贾充泼了一瓢冷水。

  荀勖才智其实不在贾充之下,一直明哲保身,爱惜羽毛,没有贾充豁得出去,什么事都敢帮司马家干。

  轻笑两声道:“江东士族连丁奉都可以舍弃,一个孙皓又能如何?江东之主并非孙家,也并非钟会,江东士族!恕在下直言,孙皓已然被他们舍弃,非但不是我们的负担,还是我们的助力,一旦放出风声,要送还孙皓,江东士族定有求必应!”

  司马炎大笑两声,“妙哉、妙哉!”

  第一次发现孙皓这活宝还是有些用的,至少可以拿来威胁和分化江东。

  孙皓回到江东,还能绕了陆凯、孟宗等人?

  江东一定又会天翻地覆!

  贾充一阵无语,知道荀勖说的是真,他也是士族,知道士族的德性,三角眼里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公曾之智,天下少有,不亚于当年荀令君,此去结好江东,非公曾不可,他人绝不能成事!”

  江东的水深得很,荀勖去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一回事。

  即便活着回来,贾充还可进谗司马炎,说他暗中勾结钟会。

  放眼中原,除了荀勖没有其他人更合适。

  司马炎望着荀勖,“公曾意下如何?”

  荀勖瞥了一眼贾充,这厮已经把坑给他挖好了,不跳是不行了,眼角余光扫到“睡着”的石包,暗忖还是这老狐狸精明,“臣愿赴江东!”

  “哈哈,公曾真乃国士也。”司马炎非常满意。

  此时,石包的眼皮微微张开,露出一抹精光,不过不是看向荀勖和贾充,而是陈骞。

  “接风宴”弄的不欢而散,但议事却非常圆满。

  各人皮笑脸不笑的各回各家。

  石包一回到自己府邸,腰不疼了,腿了不酸了,独处暖室思索。

  石包其实跟钟会一样,也是死中求生。

  当年被司马昭、司马炎猜忌,举族命悬一线,现在全被他盘活了。

  还成了晋国的大司马,侍中,乐陵郡公。

  在洛阳也算权倾一时了,唯一的短处就是家族不兴,没有荀氏、王氏、贾氏等老牌士族的底蕴。

  所以他这把老骨头还要继续挺着,直到几个儿子、孙子成长起来。

  “父亲今日可有大事?”十七岁的幼子石崇端着茶水前来伺候。

  “原来是齐奴啊。”石包一看见自己的儿子就深感欣慰。

  六个儿子,全都比较成器,在朝中各有官职,有几个还被评为名士。

  尤其是小儿子石崇,敏捷聪明,有勇有谋,石包一向刮目相看。

  “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