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失利(1/2)

  孟观身上缠着布带,上面隐隐渗出血迹。

  并非司马炎的斥候说的,孟观措手不及,而是结结实实的败了。

  陈骞一上来就玩命的架势,不计伤亡,不计代价,集中兵力猛攻左前垒,然后从左前垒突破整个防线。

  秦军野战有优势,但陈骞麾下的步卒也堪称精锐。

  且陈骞六十多岁的年纪,抡剑入阵,晋军人人用命。

  还有帐下督张方,勇猛非常,提两杆重戟,杀入秦军之中,所向无敌,连孟观都中了一戟,险些切下他整条胳膊。

  战场最无解的就是如此,也不跟你尔虞我诈,全凭实力碾压,一上来就玩命。

  冯飒大战中,孟观突袭白水城,让杨峥锁定了最终的胜局。

  他的优势也在进攻,而非防守。

  遇到陈骞这个级别的对手,失败再所难免。

  若非庞青出手救援,孟观就交代在华阴。

  “关中失于我手,有何面目见陛下!”孟观长叹一声。

  回望身边,两万府兵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三千溃卒,不少人还带着伤,无比沮丧。

  “大战才刚刚开始,此时言败,为时尚早!”庞青笑道。

  这个时候还笑的出来,让孟观一阵无语。

  “中原大将首推陈骞、石苞,若能留下陈骞,足够你将功补过了,胜负乃兵家常事,不必太挂在心上,且鲁公早已坚壁清野,张将军拒守郑县、蓝田、霸陵,陈骞、王濬没有攻破长安的实力!”庞青安慰道。

  潼关在司马炎手中,长安之东早有准备。

  陈骞大军一入关中,百姓和府兵们就避入坞堡、城池之中。

  陈骞若是一个个的打,等到了长安,兵力消耗的差不多了。

  但若是不打,这些坞堡和小城里的府兵就会袭扰他们的后方。

  秦国的优势正在于对底层的动员力。

  至于投降,在秦国很难出现。

  百姓在宣义司的鼓动下,对晋军恨之入骨,视他们为血仇,是来抢夺自己良田、妻女的。

  晋军也的确是这么干的。

  一路上烟尘滚滚,遇见村落一把火烧掉,遇见良田,纵马践踏之,抓到百姓,就地斩首……

  陈骞的目的非常明确,把关中化为焦土。

  话虽这么说,孟观心中仍然难受。

  庞青拍拍他的肩膀,“数十万人大战,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时间在此唉声叹气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想想如何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孟观眼中渐渐燃起斗志,“陈骞在前,王濬在后,互为援护,凭我们手上的兵力似乎难以撼动!”

  陈骞和王濬都是用兵的老手。

  王濬与孟观对垒数年,知根知底,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不过庞青一脸的淡定,让孟观安心不少,两人此前就有过多次合作,又同时青营出身,相交莫逆,一见庞青的眼神,孟观心中一动,“除非……我们袭击其粮道,或者,偷袭潼关!”

  “陛下派我前来,正是为此!”庞青眼中闪过一道厉芒。

  这几年降将派水涨船高,卫瓘、马隆、文鸯大放异彩,他们青营出身的人,这几年反而消沉不少。

  庞青年纪不大,正是对权力最渴望之时。

  此战若能立下不世之功,平尚书事就有希望了。

  其实他也知道,杨峥早有此意。

  为的就是平衡逐渐崛起的蜀中士人和雍凉士人的势力。

  一个降将系太过单薄。

  青营子弟还在成长当中,他庞青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第八位平尚书事,就在这一战了。

  “陛下对我们寄以厚望,你我绝不可错失良机!”庞青沉声道。

  孟观全身一震。

  隐隐约约也明白杨峥派庞青前来的意思了。

  华阴的府兵损失较大,但庞青带来的五千精锐中军依旧士气高昂。

  这些人很多都是羌、氐、賨出身,擅长山地作战。

  “王濬此人堵在华阴,恐怕也是为了防备我军偷袭潼关!”孟观抛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庞青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陛下这么多年雪藏张将军,或许就是为了今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焉知陈骞不会如王基一般,殒于长安城下?陈骞若失利,伱猜王濬会不会袖手旁观?”

  陈骞若出了事,王濬就是孤军。

  精明的猎人最擅长的是默默蛰伏,等待时机,然后一击致命……

  此刻的长安早已紧张起来。

  士卒登上城墙,斥候全都撒了出去。

  城内的青壮也被组织起来。

  太子杨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