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七百七十四章 扩军(1/2)

  工坊的效率极高。

  半个月,第一批勐火油就弄出来了,威力比杨峥弄出来的还要强一些。

  霹雳车也从移动式的改成组装式,极大的方便了运输。

  自从杨峥视察了工坊,提高了待遇之后,这群人就变成了疯子,真的是日夜不停。

  樊铁夫跟宣义司配合,弄出各种口号。

  整天敲锣打鼓的,工匠们仿佛被打了鸡血,有人连续干了三天三夜,仍不知疲倦。

  这年头的人普遍的勤奋到了极点。

  最终还是杨峥下令每四天必须休一天,才制止了这股“歪风邪气”。

  不过被打鸡血不仅仅是工坊。

  军中更是严重。

  一次次大胜,拉高了所有人的预期。

  如果这时代还有一夜暴富的机会,肯定就是向东打。GSxsw.c0m

  羌胡匈奴鲜卑等异族都嗷嗷叫的踊跃参军,中军兵力很快就扩充至二十万。

  但越来越多的人从河曲、大巴山中赶来。

  賨人、氐人、巴人的热情比羌胡还高。

  “都是好苗子啊!”刘珩看着健壮的巴賨道。

  这些人整天与野兽搏斗,在山林间如履平地,是最好的山地步卒。

  多数人都背着自己打造的刀矛盾甲,身上披着虎豹狼皮,看上去异常生勐,也难怪刘珩会动心。

  “我等不愿千里赶来,为何不要?”一个披头散发的氐人青年怒道。

  “没看清楚告示吗?已经满了!”募兵的都尉吼道。

  两人的脾气都不好,说话也比较冲。

  “敢死营、府兵、牧骑都可,我等有的是力气,愿意为陛下效命!”氐人青年还不放弃。

  “这小子我喜欢!”刘珩哈哈大笑。

  孟观道:“昔年秦始皇灭六国,兴兵百万,今陛下中军才二十万,未免少了些,听闻司马炎在河北五丁抽二,晋军兵力增长至三十五万……此外,我军一动,吴军必然随之而上,届时兵力会捉襟见肘。”

  司马炎迁都河北的优势也正在于此。

  官渡之战后,魏武又悉心经营河北,花了七年时间彻底击败袁氏兄弟和乌桓,河北稳定至今,将近六十年没有大战。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魏武又修建了多条运河,将河北与中原连成一片,为后世大运河打下基础。

  “不能跟中原比啊。”杨峥叹道。

  这也是杨峥主张快速消灭司马炎的原因。

  若是时间拖长,弄不好司马攸一系掌权,晋国还能挣扎个八九年,运气好一些,挖掘出一两个绝世名将,苟延残喘个一二十年也不是没可能。

  “人心不可负也,臣建议再编十万府兵,令其屯田于河内上党代郡南阳等地,不费朝廷一粟一钱,这些人留在原地,只怕到时候是祸乱之源。”卫瓘眼中闪着精光道。

  杨峥越来越觉得卫瓘一肚子坏水。

  不过话说听来,的确有道理。

  这帮人一看就是杀人放火的好料子,留在山里面当野人实在浪费。

  蜀国以前就是这么干的,后出师表里面的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等,很多就是少数民族的大兄弟。

  “以前司马家动辄泰山压顶,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不敌而死,现在轮到朕给司马家泰山压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杨峥忍不住感慨道。

  “陛下欲毕其功于一役,当如勐虎搏兔,苍鹰扑鼠。”

  “哈哈,伯玉所言甚是!”杨峥觉得二十万中军,在加上并州、弘农、南阳等地的府兵、牧骑就差不多了。

  但司马炎在邺城也没闲着。

  既然秦国有这个实力,就没必要压着。

  朝孟观和刘珩使了个眼色,孟观去募兵处,刘珩快步走到争论的两人前,“小子,你叫什么名字?以后跟着某。”

  氐人青年一见刘珩的气势,心知必定是个将军,大喜道:“小民齐万年,手下有三百号兄弟,全都是响当当的汉子!”

  “好,都收了。”刘珩一拍胸脯,来者不拒。

  “齐万年?”杨峥一愣,这名字有些熟悉。

  未及多想,几声锣鼓响。

  “陛下有令,可再召十万府兵!府兵健武者入中军!”十几名招兵的小吏齐声喊道。

  “万岁!万岁!”

  整个军营外都沸腾起来,无数棍棒、毡帽扔向天空。

  一阵阵声浪铺天盖地。

  巴、氐、賨人没有汉人这么含蓄,性格大多直爽,高兴就要吼出来,怒了提刀就砍。

  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有些巴人賨人还挑起了战舞。

  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